●本報記者 薛瑾
“與往年相比,我們對港股的投資比例和參與度要高很多,資金主要投向高股息資產。”北京一家中型保險資管公司權益投資部負責人日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記者從多家保險公司調研了解到,今年以來,險資在權益市場加速布局高股息資產,其中港股是重要投資方向。在今年險資舉牌的標的中,H股占據較大比例。同時,在險資長期投資改革試點基金的投資方向上,港股、H股也常被提及。
業內人士預計,未來保險配置型資金對紅利資產的重視和挖掘會不斷強化,高股息、低估值、低波動、高ROE資產將持續受到險資青睞。
險資南下掃貨港股
根據近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向業內下發的《2024年保險資金境外投資及港股通投資情況調研結果》,從投資區域看,中國香港市場投資余額占保險機構境外投資余額的51%,是險資機構進行股票和債券境外投資的首選市場。其中,險資機構對港股市場的投資主要通過港股通進行;港股通資金高度集中于金融、能源、電信等行業板塊。有63%的機構計劃2025年增加港股投資規模。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險資舉牌19次,涉及15家上市公司,觀察被舉牌標的,估值較低、股息率較高、分紅穩定特征明顯;同時,H股以其折價優勢和免稅紅利等特點,在舉牌標的中占據較大比例,15家上市公司中,三分之二為H股標的。
港股市場也成為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項目的價值發現目的地。例如,據新華保險和中國人壽披露,國豐興華管理的規模200億元的鴻鵠志遠二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投資范圍主要為中證A500指數成分股中符合條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通過低頻交易、長期持有的方式以獲得穩健的股息收益。
泰康穩行管理的、向泰康人壽定向發行的契約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明確,精選境內市場和香港市場的優質上市公司;陽光保險旗下陽光資產發起設立、陽光恒益作為基金管理人,擬發起設立的總規模200億元的陽光和遠基金,將重點配置滬深300指數成分股、恒生港股通指數成分股及相關ETF。
港股高股息資產受青睞
今年險資在港股市場投資,主要集中于高股息標的,特別是H股在險資增持中出現頻率頗高。業內人士認為,這種現象與H股“性價比”優勢突出有關。今年上半年,恒生AH股溢價指數雖然下跌近10%,但截至上半年末,該指數仍接近130,意味著同一只股票A股價格比H股價格高近30%。
華創證券分析稱,H股具備折價優勢,且機構投資者通過港股通連續持有H股滿12個月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可依法免征企業所得稅。此外,由于港股國際化程度高,通過動態平衡相關持倉,險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資組合整體波動。
“我們這兩年在港股方面的投資非常活躍,港股投資比例也得到了適度提升。去年我們取得了非常好的投資業績。戰略資產配置與戰術資產配置的結合,能夠有效縮小我們的負債久期缺口。”北京一家上市險企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利率中樞下行、存量高收益資產逐步到期、權益市場波動背景下,險資面臨較大的資產再配置壓力。險資更傾向于尋找底層資產安全、長期收益穩定的投資標的,高股息特征顯著的優質港股成為險資等投資者的“壓艙石”資產之一。
A股港股同步挖掘紅利資產
除港股市場外,今年一季度,多家險企還顯著加倉A股高股息標的。特別是在新會計準則切換背景下,在內地和香港市場加倉高股息標的的態勢近兩年均較為明顯。
根據有關部門要求,上市險企自2023年起向新會計準則切換,非上市險企最晚于2026年起實施新會計準則。在新會計準則下,金融資產分類發生了較大變化,很多權益類資產的市值波動將直接進入利潤表,放大險企利潤波動。不少險企謀求通過加大布局OCI(其他綜合收益)類資產力度,平抑報表波動。
新會計準則對險資投資有引導和影響作用,并體現在多個層面,包括標的選擇、資負匹配、資產配置、風險控制等。
“新會計準則下,利潤表波動加劇,投資風格要更偏好穩定分紅類、長期型,兼顧資負匹配、對沖風險的金融資產。”某大型保險集團投資負責人告訴記者,保險公司需要借助OCI科目,提升權益資產比重。未來保險配置型資金對紅利資產的重視和挖掘會不斷強化。預計高股息、低估值、低波動、高ROE資產將持續受到險資青睞。而今年以來持倉的港股紅利板塊出現較大漲幅,也為險資投資組合實現較好收益發揮了助推作用。
本文鏈接:http://www.gxcspki.cn/news-9-67376-0.html港股市場成重要吸金地險資南下尋找“高股息”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