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利率市場化向縱深推進的2024年,區域性銀行普遍面臨資產端收益承壓、負債端成本高企的雙重考驗。
作為扎根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堅力量,廣東華興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東華興銀行”或“華興銀行”)交出的年度答卷中既不乏對抗經濟波動的韌性,也難掩業績回升乏力的無奈。
內外交困中,隱藏著下一個春天何時到來的答案。
一、規模幻象難掩息差預警
截至2024年末,廣東華興銀行資產總額達到4654.65億元,較2023年末增長6.22%。深交所二級市場交易額在全國城商行中位列第四,交易額在廣東省城商行中位列第一。在銀行間市場榮獲2024年“年度市場影響力機構”和“市場創新業務機構”兩項稱號。
在業務拓展方面,截至2024年末,廣東華興銀行的特色業務增長超過70億元;綠色信貸增長43億元,增幅21%,規模位居廣東省城商行第二位,形成了綠色金融和教育金融等業務特色;文教貸款余額85億元,民營教育產業市場占比位居廣東省第一。
此外,廣東華興銀行在2024年大力推進“零售轉型”戰略。截至2024年末,廣東華興銀行的零售存款余額從426.41億元增至562.70億元,較2023年末增長31.96%。零售存款全行占比由14.17%上升至17.97%,增長背后,是該行在產品和客戶服務方面的創新嘗試。
在產品方面,2024年,廣東華興銀行創新推出華興結算盈負債類產品,升級興安寶T0理財產品,完善代銷理財貨架,以滿足不同客戶群體對資金流動性和收益性的需求。全年代銷保險規模保費2.45億元,同比增長1.35倍。
在客戶服務方面,廣東華興銀行加強了線上服務渠道建設,通過優化手機銀行APP功能,為客戶提供了更便捷的操作體驗,由此吸引了大量年輕客戶群體。雙管齊下,大幅提升了廣東華興銀行的客群。
截至2024年末,廣東華興銀行零售價值客戶達75414戶,較2023年末增長23.76%,其中財富客戶增長至33885戶,較2023年末增長26.27%,私財客戶突破7209戶,較2023年末增長12.75%。
只是廣東華興銀行2024年的業績并沒有因為零售業務的拓展而逆風翻盤,依然延續了下滑趨勢,。2024年,廣東華興銀行實現營業收入83.67億元,同比減少0.49%。
截自廣東華興銀行2024年年報
相比2023年和2022年,廣東華興銀行2024年的營收降幅有所收窄,但在未來,該行能否保持這種向好的勢頭進而迎來營業收入的再一次上漲,還需要深入觀察此次利好的具體原因是可持續的還是只是偶爾的幸運。
從2024年年報來看,廣東華興銀行2024年營業收入降幅收窄的主要原因還在于非利息收入中金融投資收益的上漲。
2024年,廣東華興銀行實現投資收益26.42億元,同比增長29.56%;實現公允價值變動收益1447.64萬元,同比增長145.34%;合計占營業收入比例由2023年的23.87%增至31.75%。
投資收益增長雖然收窄了營業收入的降幅,但隨之產生的問題便是對廣東華興銀行收入穩定性的疑慮,因為從年報來看,廣東華興銀行在2024年的金融投資中,增持了易受市場波動影響的金融資產。
2024年,受利率波動和LPR下調的影響,廣東華興銀行雖然在整體的金融投資中減持國債,卻在影響當期收益的交易性金融資產中大幅增加了國債的持有,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基金投資在交易性金融資產中的占比。
雖然就目前來看,這種投資策略增加了廣東華興銀行的投資收益,但同時也增加該行未來收入的不穩定性,讓其未來收益將更容易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
截至2024年末,廣東華興銀行在交易性金融資產中的政府債券余額31.24億元億元,占交易性金融資產的9.04%,較2023年末增加382.72%;基金投資余額177.62億元,占交易性金融資產51.39%,較2023年末增加35.69%。
此外,雖然金融投資收益縮小了廣東華興銀行營業收入的下降幅度,但其主營業務收入即利息收入在金額和占比上的減少也讓這一利好的可持續性存疑。
2024年,廣東華興銀行的利息凈收入為53.62億元,同比減少8.21%,占營業收入64.08%,占比較2023年的69.48%減少5.4個百分點。
截自廣東華興銀行2024年年報
二、減值激增藏資產隱雷
在營業收入滑降的情況下,營業支出的增長進一步加重了廣東華興銀行的盈利壓力,雖然在廣東華興銀行因2023年高昂的會議補貼和業務招待費、董監高薪酬受到質疑后,其業務及管理費在2024年有所壓降,但這部分減少被信用減值損失的大幅增加所抵消。
2024年,在廣東華興銀行首次發布2023年年報時,有媒體發現該行在部分董監高出席現場會議時會發放萬元會議補貼,并且在2023年的業務招待費超過7000萬元,此外,董監高人均超過兩百萬的薪酬水平也引發管理層薪酬與業績脫鉤的質疑。
在引發廣泛關注后,廣東華興銀行下架了2023年年報,并于2024年8月重傳了2023年年報,在重傳后的版本中,該行將以上疑點均改為模糊表述,并在最新的2024年年報中,沒有再具體披露會議補貼和業務招待費相關信息。
但廣東華興銀行2024年的董監高薪酬總額2387.87萬元,較2023年減少14.14%,人均薪酬95.51萬元,較2023年出現大幅減少。整體的業務及管理費27.46億元,較2023年減少6.43%,由此推測該行可能對上述質疑費用進行了壓降。
但廣東華興銀行對業務及管理費的壓降收效甚微,該行的營業支出依然在上漲,其主要原因在于信用減值損失的上漲,這其中,廣東華興銀行似乎還存在資產減值損失和信用減值損失混用的情況。
2024年,廣東華興銀行的營業支出59.13億元,同比增加6.46%,其中,計提信用減值損失30.62億元,同比增加21.68%。
只是在廣東華興銀行2024年年報的經營業績和利潤表項目分析中均顯示資產減值損失也是30.62億元,但在審計報告中則顯示信用減值損失為30.62億元,并未列示資產減值損失情況。
資產減值損失和信用減值損失在會計核算中早已被分開列示,目前已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會計項目,在會計核算中所對應的核算對象也完全不同。如果是因為廣東華興銀行的資產減值損失為30.62億元,而在審計報告中沒有列示,那其實際的營業支出將遠高于目前的公示數額,但如果是錯將信用減值損失列為資產減值損失,那其中財務數據準確性又存有疑問。
根據審計報告,廣東華興銀行的信用簡直損失出現大幅上漲,深入觀察該行的資產質量情況會發現,在信用簡直損失上漲的背后隱藏的是廣東華興銀行的資產質量壓力的上升。
雖然就不良貸款率的變化來看,廣東華興銀行資產質量的負擔并不算重,但上漲的信用減值損失、關注類貸款、逾期貸款和撥備覆蓋率則反映出該行實際的資產質量壓力可能并不如不良貸款率表現得那么輕松。
截至2024年末,廣東華興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53%,較2023年末減少0.03個百分點;但根據貸款的五級分類推算,該行的不良貸款余額37.49億元,較2023年末增加5.13%;同時,撥備覆蓋率207.14%,較2023年末增加25.8個百分點。
截至2024年末,廣東華興銀行在未來可能發生不良貸款的關注類貸款余額83.56億元,較2023年末增長23.98%,而逾期90天以上貸款余額36.84億元,較2023年末猛增51.37%,增速遠高于不良貸款增速。
資產質量下行壓力導致的信用簡直損失加劇了對廣東華興銀行利潤空間的侵蝕,只是在非經常損益和遞延所得稅的緩沖下,該行最終的凈利潤下滑趨勢得到遏制。
2024年,廣東華興銀行實現利潤總額24.19億元,同比減少15.26%;但實現凈利潤28.52億元,同比僅減少5.56%,其中主要是所得稅費用為-4.33億元,同比減少162.89%,極大的緩沖了凈利潤的下滑速度。
同時,2024年,廣東華興銀行的扣非凈利潤28.79億元,同比減少4.66%,既高于凈利潤,也進一步減緩了實際利潤降速。
只是,扣非凈利潤高于凈利潤意味著該行在2024年的非經常損益是虧損的,但從廣東華興銀行的審計財務報表來看,其非經常損益項目均是盈利的狀態,其中差異令人迷惑。
2024年,廣東華興銀行非經常性損益項目中,資產處置收益雖然同比減少,但整體仍有盈余,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更是扭虧為盈。全年實現資產處置收益26.57萬元,同比減少82.17%,實現公允價值變動收益1447.64萬元,同比增加145.34%。
截自廣東華興銀行2024年年報
但依靠暫時性稅務策略和非經常性損益對廣東華興銀行來說終究是治標不治本,在金融市場風云變幻的今天,華興銀行要想突破困境,實現華麗轉身,還需更多戰略層面的刮骨療毒。
本文鏈接:http://www.gxcspki.cn/news-9-67374-0.html從萬元補貼到人均降百萬,華興銀行高管薪酬"擠水分",隱患猶存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