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手機的發展歷程來看,機器人正處在‘大哥大’時刻。”6月26日,在領益智造(002600.SZ)機器人戰略發布會現場,領益智造董事長曾芳勤對于當下機器人發展階段給出了這樣一個判斷。
不久前,領益智造剛剛釋放了和智元機器人合資建公司的消息,幾天后這家曾經的果鏈巨頭拉上16個行業伙伴,在深圳福田總部官宣具身智能產業上的“三位一體”戰略布局,并公開了組裝產線與產品矩陣等。
(領益智造發布會現場 時代財經攝)
會上,領益智造確立了成為全球TOP 3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商的目標。
據曾芳勤透露,目前公司機器人領域的布局是代工加自研、合作“四箭齊發”。在發布會后的交流環節,曾芳勤表示“未來公司每年在機器人領域持續投入不少于2億元。”她認為,在未來幾年,通過消費電子業務來“養”機器人業務還是沒有問題的,畢竟這是一個十萬億的市場。
趕在“大哥大時刻”入場?
作為曾經的果鏈龍頭,領益智造為什么選擇入局具身智能?
“天時地利人和”這六個字或許能概括公司在這背后的考量。
曾芳勤認為,機器人行業處在“大哥大時刻”。領益智造把機器人定義為“機器+人”:現階段主要實現機械化功能,未來將逐步融入更多擬人化能力。隨著AI芯片、軟件算法和硬件技術的迭代升級,這個領域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這會是一個和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一樣的十萬億級市場。”領益智造管理層這樣概括市場的價值。
在一個產業漫長的生命周期中,有許多值得切入的節點。領益智造的“All in AI”為什么要此時啟動?
這與公司在技術上具備可遷移和復用的能力有關。
領益智造的崛起受惠于國內果鏈的建設。歷經20余年,領益智造從最初的設備制造起步,逐步延伸到加工環節和元器件領域,逐漸形成了貫穿產業鏈的垂直整合能力。
在曾芳勤看來,果鏈和機器人產業鏈有不少共通之處:對精密度、一致性要求高;所需的制程工藝復雜;需要企業具備很強的快速批量化生產能力。
而在果鏈深耕多年的領益智造,在技術上,具備全面的工藝制程和深厚的自動化積累;在市場布局上,具備領先的全球化布局能力;在場景上,豐富的工廠產線本身就是機器人的練兵場。依托本身積累,在產業發展初期介入到產業鏈條的關鍵環節,也是根植于企業內部的增長邏輯。
(領益智造巧手機器人 時代財經攝)
位于產業鏈中游的領益智造還有一個優勢,就是生態。發布會上,領益智造數度談及生態建設,表示目前正在積極與行業伙伴合作,共同推動機器人技術向更人性化、更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在發布會前不久,領益智造還新增募投項目“人形機器人關鍵零部件及整機代工能力升級項目”。這個項目計劃在其深圳、東莞、蘇州、揚州等多地的分支機構開展機器人相關結構件及整機產品的研發、測試、試制項目。建設期2年,總投資金額1.37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金額5000萬元。
而后,公司又與智元機器人合資成立創新機器人科技公司。據悉,這家公司目前聚焦工業具身機器人產品研發、生產組裝與迭代優化,基于智元機器人系列本體方案二次開發,未來會向新材料開發、傳感器設計與迭代等領域拓展。
發布會當天,領益智造公開表示,雙方將通過資源互補,在機器人本體與零部件開發、具身AI大模型構建、多場景數據集建立與泛化訓練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除了智元,年內領益智造還與國創中心、強腦科技、越疆科技(02432.HK)等國內外具身智能客戶達成了合作。其中,公司與開發出“天工”機器人的國創中心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近期,雙方已進一步加強合作,領益智造正在為國創中心的機器人提供關鍵零部件。
生態不但能夠串聯起行業的每一個節點,也將反哺產業鏈的成本優化和產品迭代。
“領益智造希望充當生態的橋梁。”領益智造副總裁、機器人業務負責人楊新宇表示,公司致力于根據市場需求,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協調上下游資源,打造完整的生態體系。
賺錢養夢,每年投資2億研發
領益智造認為,在大哥大時代,手機這個產品的形態和功能都已經逐步確定,但從大哥大到智能手機,中間歷經十多年的技術累積和市場培育。“人形機器人產業同樣需要這樣的發展周期。”曾芳勤表示。
具體而言,領益智造需要為這個人形機器人夢想投入多少錢?
在接受時代財經等媒體采訪時,曾芳勤透露,每年將為具身智能投入不少于2億元的前端研發費用。“此外,公司研究院每年還會投入5000萬不計回報地做先進材料等研究。”
在曾芳勤來,研發是公司得以維護第一增長曲線、發掘第二增長曲線的動力。
上市以來,領益智造每年的研發投入都在20億元左右,有時研發投入甚至超過了當年的歸母凈利潤。
去年,領益智造歸母凈利潤為17.53億元,研發支出卻有19.78億元;今年一季報顯示,公司歸母凈利潤5.65億元,研發支出為5.17億元。
“消費電子我們已經做了20年,機器人我們才剛剛開始,我們是抱著長跑的心態來做機器人的。”曾芳勤坦言,未來也做好了拓寬消費電子相關業務來“養”機器人業務的準備。
不過,一家上市公司不能只談夢想不看現實,領益智造要多久才能將研發支出轉化為真金白銀的盈利?
據領益智造董事長曾芳勤估計,人形機器人業務板塊目前挑戰主要在于行業標準還在持續構建中,從入局到標準化、規模化還有一定的路程。
管理層預計,未來領益智造機器人業務的盈利將主要來自核心零部件、總成及組裝的量產;機器人應用場景的落地開發也將帶來經濟效益,具體包括機器人走向產線帶來的生產效率提升,以及機器人在不同場景應用帶來的數據資產增長。
據領益智造高級副總裁蔣萍琴透露,領益智造目前擁有約20條機器人手工組裝線,計劃未來搭建數百條自動化組裝線。今年年底,會有超過100臺機器人走向領益智造的工廠流水線。
而這些“硅基員工”的實踐數據將幫助領益智造在2025年完成5大真實訓練場景搭建,數種應用落地開發的數據采集。在更遠的未來,還將幫助公司完成100+工藝真實訓練場,集成多本體、多任務、高價值數據。
截至6月27日收盤,領益智造報8.51元/股,漲1.67%,市值約596億人民幣。
?
本文鏈接:http://www.gxcspki.cn/news-2-2773-0.html每年投2億元研發趕在“大哥大時刻”入場,領益智造要用消費電子“養活”機器人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