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李佳英 廣州報道
近日,人福醫藥的管理層變動再次引發市場關注。據公告,董事李杰、董事兼總裁鄧霞飛、副總裁李莉娥同日提交辭職報告,理由均為“個人原因(退休)”。與此同時,原副總裁杜文濤被任命為新任總裁。
2025年以來,人福醫藥管理層已歷經多輪洗牌,恰逢招商局擬以118億元入主的關鍵節點。在2025年最新提名的兩位招商系董事——鄧偉棟和黃曉華,并無麻醉領域直接管理經驗。市場擔憂,這種“換血”式調整可能沖擊人福醫藥既有的管理體系。
再疊加在“歸核聚焦”戰略下,人福醫藥近年頻繁出售資產,同時在2024年信用減值2.83億元、資產減值3.94億元,市場對其未來發展再添疑慮。面對此類質疑,人福醫藥方面曾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目前其業績增量主要來自創新體系下醫藥工業在細分市場不斷增強的核心競爭力,以及國際化發展拓展企業的發展空間。
核心管理層集中更迭
這三位高管均是人福醫藥的“元老級”人物。其中,鄧霞飛在前述崗位上的任職時間最長——自2000年8月起擔任董事兼總裁,參與管理人福醫藥近25年。李杰則從2003年5月開始任董事,并曾短期內擔任過董事長職務。
李莉娥自2008年起任人福醫藥總工程師,并于2020 年 4 月起任副總裁。同時,其兼任宜昌人福副總裁,以及研究院公司、光谷人福、人福利康董事長及人福創新中心等子公司董事。
李莉娥的退休尤其引發市場對人福醫藥研發體系建設的擔憂。對此,人福醫藥回應稱,公司研究院將根據集團戰略發展規劃,進一步加強研發管線布局,加大創新藥研發,公司將在臨床、醫學等專業領域加大全球專業人才引進。
然而,歷年財報顯示,人福醫藥高學歷研發人員數量下滑。2024年研發人員2083人,較2023年增加226人,但博士研究生學歷者從202人銳減至125人,高學歷人才占比下滑。
2024年年報顯示,三人年薪均超380萬元,且持有大量公司股份。其中李杰個人持股高達8674.7萬股。李杰、鄧霞飛、李莉娥三人從人福醫藥獲取報酬分別為498萬元、461.57萬元、382.37萬元。
2025年以來,人福醫藥管理層已經歷多輪調整。尤其在1月,招商局旗下招商生科宣布擬投資118億元“入主”人福不久后,李杰請辭董事長一職,保留公司董事等職位,繼任者為當代科技董事周漢生。
同在2025年1月,董事會秘書李前倫辭職;非獨立董事張小東、王學海相繼離職,后者徹底退出公司體系。次月,招商局背景的鄧偉棟、黃曉華被提名為新任董事,國資股東進一步介入,這一動作被視為湖北國資加強管控的重要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位新晉董事人選均缺乏麻醉藥品領域的直接從業經驗。鄧偉棟的履歷顯示,其近五年在招商局集團擔任要職,包括資本運營部部長、戰略發展部/科技創新部部長等核心職位,同時兼任過招商局能源運輸、招商積余、招商證券等多家上市公司董事職務。此外,他從2024年3月起任招商局創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另一位提名董事黃曉華則深耕財務與投資領域,其經歷與人福醫藥的醫藥主業存在潛在協同效應的可能。資料顯示,黃曉華2022年7月至今,任招商局健康產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同時,其自2022年8月起執掌天津藥物研究院,先后擔任董事、副董事長及董事長職務。此外,他還兼任招商局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和招商局創新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在醫藥健康產業投資方面積累了經驗。
這兩位招商系高管的加入,也可能預示著人福醫藥未來將加強資本運作和產業投資力度。
麻醉龍頭如何破局增長瓶頸?
眼下,人福醫藥正處于國資整合與“歸核”戰略的雙重磨合期。
2025年,人福醫藥迎來重大股權變革。1月公告顯示,控股股東當代科技與招商局創新科技簽訂《重整投資協議》,標志著這家老牌藥企即將由民營轉身為央企控股。曾有業內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指出:“招商創科的入主是百年央企與全國醫藥細分行業龍頭的強強聯合,既有利于招商創科的產業板塊拓展,又將為人福醫藥帶來新的發展機遇?!?span style="display:none">zuE即熱新聞——關注每天科技社會生活新變化gihot.com
6月公告進一步顯示,控股股東當代科技正在進行司法重整計劃,重整計劃已進入實質推進階段。截至2025年5月29日,當代科技所持股份仍全部被繼續司法標記及輪候凍結,當代科技所持23.7%股份仍處于司法凍結狀態,數量約3.87億股,占其所持股份的100%,占人福醫藥總股本的23.70%。
“當代科技重整計劃正在執行中,根據《重整計劃》有關安排,招商生科將通過直接及間接持股和接受表決權委托,合計控制公司3.87億股普通股(占總股本的 23.70%)表決權?!比烁at藥董事長周漢生曾在業績交流會上回應,這一過程尚需完成三項關鍵程序,包括經營者集中審查、股票過戶及招商生科對人福醫藥董事會實施改組以形成控制。
其中,股票過戶方案較為復雜。首先,當代科技將人福醫藥6%的股份直接過戶至招商生科名下,再另有6%的股份將過戶至招商生科控制的有限合伙企業,通過間接持股方式實現控制;其次,招商生科取得有限合伙企業的相應的合伙財產份額及信托計劃的相應份額,被委托約11.7%的股票表決權。
縱覽人福醫藥近年發展,自2017年啟動的“歸核聚焦”戰略仍在深化,繼續清理競爭優勢不明顯或協同性較弱的資產。2024年其相繼出售武漢康樂、人福成田等非核心資產。
“斷舍離”之際,人福醫藥麻醉龍頭優勢依舊凸顯。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人福醫藥實現營業收入254.35億元,同比增長3.71%,其中神經系統用藥(含麻醉藥品)作為核心板塊表現穩健。
在全球神經系統用藥市場規模達1400億美元的背景下,公司重點布局的麻醉劑、止痛藥等細分領域保持增長,注射用苯磺酸瑞馬唑侖等創新藥陸續獲批新適應證。神經系統用藥在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90.76億元,同比增長6.28%,貢獻了公司整體收入的35.7%。
雖然亮眼營收背后暗藏隱憂,2024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37.7%至13.3億元。信用減值2.83億元、資產減值3.94億元,疊加營銷體系建設等費用增加,共同拖累了利潤表現。不過,2025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歸母凈利潤已恢復11.09%的同比增長。
再從具體業務來看,甾體激素類藥物成為2024年增長最快的業務板塊,營業收入同比飆升30.6%至9.42億元。與此同時,維吾爾藥板塊實現營收11.23億元,同比增長12.15%。
值得注意的是,人福醫藥的核心麻醉藥品因特殊管制屬性規避了集采沖擊,但鹽酸納布啡注射液將自2025年起參與地方聯盟集采,這或將成為檢驗公司產品競爭力的新考場。
此外,人福醫藥的國際化布局取得突破。2025年5月12日,控股子公司宜昌人福的鹽酸氫嗎啡酮注射液獲得德國藥監局上市許可,該項目累計研發投入1200萬元,將進軍年銷售額約1900萬美元的德國市場,這為其麻醉藥品的海外拓展再添籌碼。
隨著央企控股的臨近,人福醫藥正站在新的歷史節點。如何在保持麻醉藥品領先優勢的同時,借助招商局的資本與資源實現二次增長,將成為管理層面臨的核心命題。
本文鏈接:http://www.gxcspki.cn/news-7-18138-0.html人福醫藥高層“換血”加速:招商系入局,元老退休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