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金馬云,直接砸3800億。
1、阿里宣布投入3800億元建設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
阿里AI要放大招了。
2月24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宣布,未來三年,阿里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于建設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總額超過去十年的總和。
這也創下中國民營企業在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投資紀錄。
圖源:抖音
去年9月,在云棲大會上,阿里云宣布將要在AI大基建領域全面投入,吳泳銘當時就表示,“全世界先進模型競爭的投入門檻,將達到數十億、數百億美金的級別。”
不過當時阿里方面并沒有提及具體投入數額,外界對阿里在AI上可能的投入力度預估不足,如今官宣投入超3800億元無疑是令人震撼的。
阿里突然宣布如此大手筆的投資,必然是經過慎重考慮的。
目前國內AI產業大爆發,DeepSeek的等一系列AI產品讓全世界為之觸動,中國AI的真正實力正在逐漸暴露。而過去十年近3800億的投入,阿里已奠定了亞洲頭部云計算公司的地位,旗下的通義千問大模型已成為全球知名的開源模型。AI前景開闊,阿里作為國內領頭羊更不能落下。
吳泳銘稱:“AI爆發遠超預期,國內科技產業方興未艾,潛力巨大。阿里巴巴將不遺余力加速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助推全行業生態發展。”同時他表示,3800億元巨額資金繼續投入,能極大提振相關產業信心,同時也表明,阿里一如既往相信未來、投資未來。
阿里巴巴2月20日發布的2025財年第三財季財報顯示,總營收達 2801.5 億元,同比增長 8%,經營利潤412.05億元,同比增長83%,凈利潤同比激增 333% 至 464.34 億元。其中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長13%,其中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6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增長。
圖源:微博
阿里財報中反饋出來國內AI的資本開支從上一季度的 176.8 億元,大幅攀升至 317.75 億元,環比增長 80%,主要用于云基礎設施擴建。這點也無疑釋放出阿里將持續加碼國內AIDC( AI 數據中心 ) 建設。
事實也正如此,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上,吳泳銘表示,面向未來,阿里巴巴將繼續專注三大業務類型:國內外電商業務、AI+云計算的科技業務、互聯網平臺產品。未來三年,阿里巴巴將圍繞AI這個戰略核心,在AI基礎設施、基礎模型平臺及AI原生應用、現有業務的AI轉型等三方面加大投入。
圖源:微博
阿里巴巴集團新戰略指向云計算與大模型平臺的深度協同,或進一步提升阿里云在AI算力市場的競爭力。
業績亮眼;AI發展戰略成效顯著;“靈魂人物”馬云近期頻頻現身,提振內外部情緒;不久前更是宣布牽手蘋果,共同研發AI產品,多重表現下,阿里巴巴股票瘋漲。
2月21日,二級市場,阿里巴巴港股股價漲幅一度達14.56%,創下自2021年11月以來的歷史新高,成交額444.6億港元,約人民幣414.4億元,位居港股首位,總市值26326億港元,約人民幣24539億元。今年以來,阿里港股已累計漲幅達67.23%,2月至今漲幅更是高達56.17%。
圖源:微博
進入2025年,阿里巴巴美股更是漲幅接近70%,市值凈增長超過1440億美元,約人民幣1.04萬億元,最新市值3415億美元,約人民幣2.48萬億元,比A股“股王”中國移動高出200億元。
圖源:百度股市通
摩根士丹利預計,阿里云業務收入將在三年內翻倍,并將阿里目標價由100美元上調至180美元,評級由與大市同步調升至增持。
阿里云被市場廣泛看好。
2、阿里大模型表現亮眼,降價助推進一步打開市場
回到AI方面,阿里入局AI已有很長時間,依托阿里的技術實力,通義千問大模型取得了相當優秀的成績。
2月21日,全球開發者大會(GDC)開幕,在阿里云魔搭社區主辦的論壇上,阿里巴巴通義實驗室科學家黃斐介紹,到目前為止,整個通義千問(Qwen)系列模型的下載量達到了1.8億,累計衍生模型總數達到9萬個,衍生模型數已經超越Meta的Llama系列,成為了全球第一大開源模型系列,并在Hugging Face等第三方榜單和用戶反饋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他自信表示,“所以現在開始,我們就是一個千問的時代,而不是之前Llama的時代了。”
Hugging face是全球最大AI開源社區以測試維度全面嚴謹著稱,其開源大模型榜單被視為目前全球最具權威性、最具含金量的開源大模型榜單。
不久前,Hugging face發布了最新的開源大模型榜單,排名前十的開源大模型均為基于阿里通義千問(Qwen)開源模型二次訓練的衍生模型。阿里大模型的實力不言而喻。
圖源:Hugging face
今年1月底,阿里發布AI基礎大模型千問旗艦版Qwen2.5-Max,并在多項權威基準評測中處于業界領先水平。
2月初,三方基準測試平臺LMArena的大語言模型盲測榜單ChatBot Arena LLM最新排名顯示,阿里的Qwen2.5-Max以1332分位列總榜第7名,超過深度求索的DeepSeek-V3和OpenAI的o1-mini。同時Qwen2.5-Max在數學和編程方面拿下排名第1,在Hard prompts方面排名第2。
該榜單由美國加州大學伯利克分校天空計算實驗室與LMArena聯合開發,在用戶真實體驗下,通過盲測,進行涵蓋對話、代碼、圖文生成、網頁開發等多維度能力評估,最終基于260萬票結果反饋出的197個模型排名情況,是業內公認的權威榜單。
榜單排名更靠前的,如第3位的ChatGPT-4o、谷歌的Gemini-2.0、xAI的Grok-2等均為閉源模型,通義千問大模型這個第7名的含金量可見一斑。
圖源:觀察者網
榜單排名是對阿里通義千問大模型實力的專業認可。但只有這些還不夠,目前的發展趨勢下,AI使用下沉化是必然,實力強悍但不被市場認可,沒有打開受眾面的產品遲早也會被淘汰。
去年5月,為了追趕大模型降價潮流,阿里云宣布旗下9款商業化及開源系列模型降價,通義千問主力模型Qwen-Long的API輸入價格降至0.0005元/千tokens,降幅達驚人的97%。
圖源:微博
到同年9月二次降價時,阿里云百煉已服務超30萬客戶。阿里云方面透露自首次降價后,阿里云百煉付費客戶數較上一個季度增長超過200%,大批企業和開發者放棄私有化部署,選擇直接在百煉上調用各類AI大模型。
圖源:微博
降價無疑為阿里云進一步打開了市場,但阿里方面表示,大模型降價不是價格戰,以手機上網套餐舉例,今天的流量放在二十年前估計得用破產,“所以今天的價格不存在足夠低,相對未來龐大的應用來說還是太貴了。”
薄利多銷,即使放在AI這種高精尖行業依行之有效。
吳泳銘去年9月的演講中就曾提及,過去一年,阿里云投資新建了大量的AI算力,但還是遠遠不能滿足客戶的旺盛需求。
3、巨額投入AI,殺出電商包圍圈
阿里宣布投入3800億元用以AI基礎設施建設一事,不僅是阿里巴巴集團的個體行為。
其后更是反映出中國互聯網巨頭們正在經歷一場聲勢浩大的重大轉型。
阿里巴巴過去依靠電商起家,但在國內電商市場競爭逐漸飽和的當下,其龍頭地位不斷受到后來者的動搖。
而現在阿里超3800億元的巨額投資投入AI,無疑給AI市場和阿里內部一劑強心劑。
AI已然是當下的全球熱點,押注AI也是在為自己的未來多一條可能的發展之路,尤其是阿里大模型已經相當的影響力情況下,全力支撐AI發展就成了阿里突破電商重圍、開辟新賽道的不二選擇。
雖然阿里發力AI早已人盡皆知,但是這次的超級投入無疑是直接宣告了阿里的未來不再囿于電商,將擁抱更為廣闊的發展天地。
本文鏈接:http://www.gxcspki.cn/news-12-33351-0.html阿里巴巴再次讓行業顫抖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