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金融監管持續強化,對金融機構合規經營的要求日益嚴格。據企業預警通數據顯示,2025年6月全國農信系統監管處罰明細。數據顯示,該月農信系統共收65張罰單,合計被罰沒金額3785.78萬元,反洗錢與信貸違規成突出問題,反映行業合規短板。
反洗錢違規問題突出,多家機構遭重罰
在這65張罰單中,反洗錢相關違規占比最高。共有30余家機構因未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報送大額交易報告、與身份不明客戶交易等問題受到處罰。
以四川大英農商行為例,該行因提供虛假報表、違反賬戶管理規定等多項違規行為,被警告并罰款165.1萬元。具體違規事實包括提供虛假的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統計報表、未按照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違反征信安全管理要求等。江西廣信農商行因與身份不明客戶交易、假幣收繳不力等,被處以94.88萬元罰款,違規事實有提供虛假的統計報表、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發現假幣而不收繳等。河北元氏農商行因違反反洗錢規定等,被警告并罰款140.7萬元,其涉及違反金融統計管理規定、違反賬戶管理規定、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等多項反洗錢相關違規。
此外,浙江諸暨農商銀行因未按規定報送大額或可疑交易報告、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被處90萬元罰款;遼寧農商銀行本溪縣支行則因未按規定報送大額或可疑交易報告,被罰款20萬元。這些案例凸顯出反洗錢合規壓力在持續加大。
信貸業務違規頻發,貸款管理漏洞凸顯
信貸領域的違規現象同樣高發。安徽霍邱農商行因違規發放貸款、虛報監管數據,被罰款230萬元。其違規事實為違規掩蓋資產質量、信貸管理不規范、違規發放貸款、與合作擔保公司業務管理不審慎、虛報監管數據。
浙江平湖農商行因貸款用途不合規,被罰125萬元,是由于貸款管理不到位,發放了用途不合規的流動資金貸款。云南祿勸農商行因信貸資金挪用等問題,被處以135萬元罰款。
陜西漢陰農商銀行貸后管理不到位導致貸款資金被挪用,還通過即放即收方式發放無實際用途貸款以虛增信貸規模,因此被罰款73萬元。
浙江禾城農商銀行發放不符合條件的固定資產貸款、貸款實際用途和合同約定不符,且貸后管理不到位,被罰款115萬元。此類違規情況大多與“貸后管理不到位”“貸款三查未盡職”相關,反映出部分機構在風險管控方面存在明顯疏漏。
內控與數據治理問題受關注
多家機構因內控缺陷遭到處罰。比如江西寧都農商行竹笮支行因“內部控制管理不到位”被罰40萬元;廣東東源農商行因“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95萬元。
此外,數據報送不實、征信管理不合規等問題也屢次被點名。像湖南寧鄉農商行就因提供虛假統計資料等,被罰88.5萬元。江西銅鼓農商銀行錯報單位活期存款統計數據、未按規定重新識別客戶身份、未按規定為公眾兌換殘缺、污損人民幣等,被警告并處罰款人民幣52.45萬元。這些案例表明農信系統在內部管理和數據治理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區域性特點顯著,江西、河北成“重災區”
從地域分布情況來看,江西(12張)、河北(9張)、新疆(6張)的罰單數量位居前列。
江西的農商行普遍涉及反洗錢與征信違規,弋陽、廣豐等地的機構均因“與身份不明客戶交易”被罰款40萬元。如江西廣豐農商銀行因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被處罰款40萬元;江西弋陽農商銀行同樣因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于2025年6月24日被處罰款40萬元。
河北的機構則主要集中在反洗錢和賬戶管理問題上,例如石家莊鹿泉農商行因客戶身份識別不力,被罰款42萬元;河北平山農商銀行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被罰款76萬元。
本文鏈接:http://www.gxcspki.cn/news-9-67354-0.html2025年6月農信系統合計被罰沒3786萬元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