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4月9日訊 一場關乎萬億助貸市場格局的重構,即將拉開帷幕。
4月3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正式發布《關于加強商業銀行互聯網助貸業務管理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金規〔2025〕9號,以下簡稱“新規”),并將于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生效實施。
新規劍指助貸行業長期存在的收費不透明、風險定價失序、消費者權益保護不足等頑疾,要求商業銀行全面強化總行集中管理責任,建立合作機構名單制并動態披露,嚴控綜合融資成本,推動互聯網助貸行業從“野蠻生長”向“合規驅動”轉型。
“此次助貸新規針對互聯網助貸模式的貸前、貸中、貸后各重點業務環節提出規范要求,對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信托公司等持牌金融機構具有直接約束作用,對助貸平臺具有間接約束作用。”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表示。
業內認為,過去助貸行業通過融資擔保費與會員卡權益費進行盈利的模式或將難以為繼。與此同時,市場更加規范對頭部機構是利好,優質機構有望在普惠金融領域開拓新增長點。而整體來看,將有效促進行業長期健康發展。
“會員費”“雙融擔”將面臨重大合規挑戰
對于互聯網貸款產品的定價機制相關,是本次新規最受關注的內容。
新規在第六條明確提出兩大核心要求:一是增信服務費透明化的要求,即明確將增信服務費計入借款人綜合融資成本,并明確費用區間,禁止增信服務機構以“咨詢費”“顧問費”等名義變相提高費率。二是動態穿透監控增信機構實際收費的要求,即商業銀行應當完整、準確掌握增信服務機構實際收費情況,確保借款人就單筆貸款支付的綜合融資成本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審判工作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等有關規定。
當前助貸市場中,“雙融擔”、“捆綁會員費”等灰色操作屢見不鮮。中國網財經記者調查發現,部分平臺以“VIP提額”“優先放款”為誘餌,強制借款人購買數百元會員服務;另有機構通過引入多家擔保公司“分攤收費”,比如將一筆貸款拆分為“24%基礎利率+12%擔保費+9%服務費”等組合,使實際年化成本飆升至36%。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新規落地后,此類“左手利息,右手會員費、擔保費”的利率拆分游戲將徹底終結。
中倫律師事務所劉新宇律師表示,新規頒布并實施后,未來增信服務費將直接在合同中向借款人列明,此前實踐中通過諸如“雙融擔”等模式變相收取費用拓寬利潤空間相關做法的合規性將被質疑,或不能得以延續。
而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利率,《意見》中明確規定:“金融借款合同的借款人以貸款人同時主張的利息、復利、罰息、違約金和其他費用過高,顯著背離實際損失為由,請求對總計超過年利率24%的部分予以調減的,應予支持。”
不難看出,助貸新規將助貸綜合定價的上限引導至24%以內。
“以前商業銀行等資方與增信服務機構各算各的利率,現在要將包括增信費用在內的各項款項納入綜合融資成本且不得超過24%的司法保護上限。這意味著各機構之間的利潤空間將進一步被壓縮,此前24%之上的“風險型”產品或再無生存空間。由此,整體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業務和定價模式都將在短短數月之間面臨重大調整。”
蘇筱芮也指出,此前部分助貸平臺通過“雙融擔”疊加會員費,將實際年化利率推高至36%,而新規實施后此類操作將徹底失效。而助貸平臺的收費類目、收費金額等未來將會產生整體下降。
名單制準入助貸行業將加速洗牌
新規還從準入方面對商業銀行與助貸機構的合作進行了規制,要求“商業銀行應當加強平臺運營機構、增信服務機構準入管理,審慎制定準入標準,有效實施盡職調查,從嚴審批”,同時“與平臺運營機構、增信服務機構簽訂要素完整、分工清晰、權責對等、公平合理的合作協議,協議內容應當包含本通知相關規定”。
新規明確規定,商業銀行總行應當對平臺運營機構、增信服務機構實行名單制管理,通過官方網站、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名單,及時對名單進行更新調整。商業銀行不得與名單外的機構開展互聯網助貸業務合作。
“以后每家商業銀行、持牌消金合作了哪些助貸平臺,都一目了然了。”有助貸行業人士表示。
“這也意味著,助貸行業將加速洗牌,頭部機構憑借合規能力和科技優勢可能獲得更多資源,而中小機構若無法滿足準入標準(如資本實力、數據治理能力),可能無法達到商業銀行的準入門檻,或面臨退出風險。”劉新宇律師認為。
蘇筱芮同樣指出,準入門檻方面將嚴格把控助貸資質,這充分表明助貸業務不再是“無門檻”業務,有對口合作機構的主責部門。蘇筱芮預計,后續助貸從業機構將面臨大洗牌,一批不符合新規要求的助貸機構將被淘汰出局。
從規范和平衡行業發展的角度,助貸新規明確:商業銀行審慎核定合作費用上限并嚴格執行,不得為追求業務規模而放松管理要求。商業銀行按照貸款實收利息的一定比例支付合作費用的,支付進度應當與貸款本金收回進度相匹配。
由此,劉新宇律師認為,分潤模式的合理合法性再次得到了確認,而關于分潤的支付規則——要求助貸機構收取的合作費用金額的支付進度與“貸款本金”收回進度一致,這意味著助貸機構、增信機構與商業銀行對于逾期、壞賬等問題系共擔風險,既往模式中一方利用其主導地位“躺著賺錢”的模式將難以為繼。
博通咨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評價,整體來看,新規將推動銀行助貸業務從“流量驅動”轉向“合規驅動”,是落實《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填補助貸業務監管空白的表現,也將有效地促進行業長期健康發展。
本文鏈接:http://www.gxcspki.cn/news-9-67045-0.html新規劍指助貸行業亂象,“會員費”、“雙融擔”將迎來終結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