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人工智能學院成立大會暨AI革新與數智驅動科教論壇隆重舉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書記雷涯鄰、校長趙志丹,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成善、成秋明,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王仰華,北京大學教授、歐洲科學院院士張大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校長劉大錳、武雄出席大會。會議由校長趙志丹主持。
雷涯鄰代表學校在大會上致歡迎辭并指出,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重構科學研究范式、重塑全球科技競爭格局。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就人工智能發展與治理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作為以地球科學為特色的“雙一流”建設高校,成立人工智能學院是學校響應國家“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戰略部署,圍繞深地、深海、深空、極地等布局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學科交叉創新和傳統地學向地球系統科學轉型升級的重大戰略部署。雷涯鄰表示,學校將以人工智能學院的成立為新的起點,搶抓人工智能發展的歷史性機遇,打造具有地大特色的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基地與科技高地,激活創新發展潛能,進一步提升學校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等方面的能力水平,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地大力量。
趙志丹在主持大會時強調,人工智能學院的成立,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必然要求,是學校十二次黨代會部署的重要任務,是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優化學科布局、培養未來人才的戰略布局。趙志丹希望人工智能學院緊密圍繞國家重大需求,秉承創新精神,凝聚各方智慧,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深化AI產學研用協作,不斷突破AI技術邊界,培養創新復合型人才,成為地學人工智能領域的先鋒隊和排頭兵,為打造行業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高地和創新策源地不懈努力。
劉大錳宣讀了關于成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人工智能學院的決定。雷涯鄰、趙志丹、王成善、成秋明、王仰華、張大慶共同為人工智能學院揭牌。
王成善院士、清華大學軟件學院院長王建民以及華為中國戰略與Marketing部部長唐小光先后作為代表發言。他們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人工智能學院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并結合自身所在領域,從人工智能國家戰略、科學研究、產學研融合創新路徑以及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寶貴建議,為學院的未來建設與發展提供了有益啟示。
武雄和唐小光為華為ICT學院揭牌;劉大錳、武雄共同為人工智能實習基地授牌,北京易華錄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用友網絡-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蒼穹數碼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芯愿景軟件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出席授牌儀式。
人工智能學院院長周長兵在會上從組織架構、學科布局、人才培養體系、科研平臺及校企合作平臺等方面,全面介紹了學院院情院況和建設思路。他表示,學院將重點聚焦“地學+人工智能”方向,著力打造“教學-科研-產業”一體化的協同創新體系,助力學校在地學人工智能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
成立儀式后,成秋明院士、張大慶院士和中國人民大學高瓴人工智能學院執行院長文繼榮,就AI革新與數智驅動相關議題作了主題報告。
來自學界、業界的嘉賓,學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各學院負責人,信息工程學院全體教職工及學生代表參加大會。
學院簡介:
人工智能學院現有教職工88名,其中正高級職稱13名,博士生導師21名。學院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地理信息科學7個本科專業,共建控制科學與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以及資源與環境專業學位博士點,主建人工智能自主設置交叉學科博士點,形成以計算機與軟件系、人工智能系、電氣與電子工程系、地理信息科學系、計算機基礎教學部和實驗教學中心為學科架構的“四系一部一中心”格局。
(原標題:搶抓機遇,激活潛能!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人工智能學院成立)
本文鏈接:http://www.gxcspki.cn/news-8-5866-0.html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人工智能學院成立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貴陽學院迎來新任黨委書記、校長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