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戶外愛好者在社交平臺發帖曝光某戶外團隊在草甸挖溝燒烤。圖/社交平臺截圖
據報道,近日,一名戶外愛好者發文稱,某戶外團隊在內蒙古赤峰市大青山高寒草甸上挖溝燒烤。6月22日,涉事戶外團隊的領隊致歉稱,事后已對4米多長的溝渠進行了回填,并攜帶草皮、營養液等對該片區域進行了補種和養護。
6月23日,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萬合永鎮工作人員稱,事發地屬于景區二期未開發區域。6月25日,克什克騰旗林業局鑒于涉事團隊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作出不予行政處罰的決定。
涉事戶外團隊挖坑行為直接破壞草皮和土壤,無疑涉嫌違反草原法等相關法律。即便“破壞植被面積較小”,當地不予行政處罰,也并不意味著教訓不深刻。就算是在景區之外,人跡罕至之地,若行為出格,破壞生態,都不會被輕易放過。
人們長途驅車,又徒步遠行,為的是擁抱自然,而不是到處留痕、糟蹋環境。而在戶外圈也倡導“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的理念,旨在提醒人們在自然中活動時,關注并身體力行地保護與維護當地的生態環境。核心是對環境的“尊重”和“最小沖擊”。涉事戶外團隊“連挖帶烤”,顯然有悖這一理念。
近年來,戶外經濟發展如火如荼,文明的腳步卻沒跟上。塑料瓶垃圾袋隨手丟棄、野外露營后不清理、在石頭大樹上任意刻寫、隨手采挖野生植物……這些破壞生態的現象令人擔憂。因此,除了事后懲罰外,有關部門更需要監管前置,同時推動社會形成文明出游公約。
此外,戶外團隊的專業性和安全性備受詬病。部分戶外團隊缺乏資質,更將未開發區域作為招攬噱頭,甚至發生突發天氣狀況也不取消活動。而為了規避風險,部分戶外團隊還在線上協議中設置大量免責條款,撇清活動中意外傷害事故責任。這些都亟待行業積極推動,進一步明確相關規范。
值得欣慰的是,多數戶外愛好者并不認同這種為了滿足口腹之欲就破壞生態的行為。并且,在看到不文明行為時,還能夠站出來發聲譴責。這些具體而微的行為,都會放大環保聲量,讓文明出游更加深入人心。
撰稿 / 叢林(媒體人)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賈寧
本文鏈接:http://www.gxcspki.cn/news-6-2966-0.html在草甸挖溝燒烤,留下了疤痕和教訓 | 新京報快評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