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將關停短劇小程序
對于短劇業務,快手有自己的抉擇。
近日,快手計劃關停短劇小程序相關業務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
新腕兒短劇社群發布的通知顯示,快手將于6月17日正式關停短劇小程序業務,屆時小程序內的任務將全部下架。
新腕兒媒體向快手短劇相關人士求證后,確認了這一消息的真實性。
圖源:新腕兒
消息傳出后,多數人感到十分震驚,但從快手短劇的發展歷程來看,這一舉措雖在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
當短劇那陣風吹起時,快手是最先乘涼的,可謂起步早、步伐快,一度占據領先地位。
2019年,快手打造出快手小劇場,為短劇創作者和觀眾搭建了一個專屬平臺;2020年,推出首個針對微短劇行業創作者的分賬政策“星芒計劃”,激勵更多創作者投身短劇創作;2021年,又推出精品短劇廠牌“星芒短劇”,致力于打造高品質短劇。
圖源:趣解商業
2022年2月,快手星芒短劇推出的爆款精品短劇《長公主在上》,播放量高達3.7億,不僅收獲了極高的關注度,還捧紅了一批優秀的短劇導演和演員。
同年7月,快手短劇發布劇星計劃,并推出劇星計劃—分賬賽道,進一步豐富了短劇的商業模式。
圖源:快手
到2023年底,快手星芒短劇累計上線近千部短劇,其中播放量破億的作品超過300部。
在短劇檔期化運作方面,快手也進行了積極探索。根據不同節日設立專屬短劇檔期,如寒假檔、新春檔、青春季等,完善了短劇檔期化運營的布局。
憑借這些舉措,快手在內容創作和用戶活躍度上取得了顯著優勢,誕生了不少爆款短劇。
同時,快手還引入了數萬部第三方付費短劇,吸引了大量短劇用戶。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7月,快手短劇的日活用戶達到3億,相較2023年增長了11%;其中每日觀看10集以上短劇的重度用戶達到1.46億,相較2023年增長了55.3%。
優質短劇的頻出也激發了用戶的付費意愿,2023年第四季度,快手短劇日均付費用戶規模同比增長超3倍。
快手董事長程一笑在財報電話會上還專門表揚了快手短劇的優異成績,稱“第三季度快手在傳媒資訊行業中付費短劇增長最好”。
然而,2023年短劇市場發生了重大變化,從付費小程序短劇時代進入了2.0時代。這一時代呈現出多種短劇商業模式并存的局面,除了小程序付費短劇,還出現了端原生短劇、IAA(免費?。┠J胶推脚_付費會員模式。
有業內人士指出,快手就是在這一轉變中逐漸失去了先發優勢。
2023年5月,抖音提前布局,孵化出紅果免費短劇平臺,采用“免費 + 廣告變現”的商業模式,并于同年8月正式上線紅果短劇APP。
根據QuestMobile的數據,紅果短劇APP的月活躍用戶在2023年12月已突破2000萬。
而此時,快手短劇孵化的免費短劇平臺喜番才剛剛上線,在免費短劇的商業模式上,快手已經遠遠落后于紅果,甚至比8月上線的河馬劇場、星芽短劇和9月上線的麥萌劇場都要滯后。
到了2024年初,快手仍未充分意識到這一危機,仍將戰略重心放在原生付費短劇模式上。
在1月份的快手短劇生態大會上,當時的短劇負責人于軻表示,2024年快手更傾向于發展原生付費短劇。原因在于平臺內部測試數據顯示,將投流和原生賬號的流量結合,效率會更高。
因此,在2024年上半年,快手停止了第三方微短劇小程序的商業投放,打通了付費短劇營銷的原生鏈路,讓用戶可以在快手APP內完成觀看和付費,在品牌向短劇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招商成績。
這也為快手短劇小程序的關停埋下了伏筆。
與此同時,免費短劇迅速崛起,成為短劇市場的主流商業模式,完全壓制了付費市場。
中國網絡視聽協會發布的《2024微短劇行業生態洞察報告》顯示,2024年1月,IAA(免費?。┠J绞袌稣急葍H為11%,但到了10月份就攀升至50%,反超了IAP(付費)模式。付費短劇熱度大盤總量也從單日7500萬量級下滑到6000萬。
但盡管快手意識到了問題,并加速推進IAA短劇模式,努力擴大免費短劇內容的消費用戶規模,可為時已晚。截至2024年11月,紅果短劇App的MAU(月活躍用戶)已超1.4億、DAU(日活躍用戶)已超4000萬,而河馬劇場、星芽短劇、快手旗下的喜番短劇等DAU均不到500萬。
到了今年3月,差距進一步拉大,紅果月活用戶已經超1.73億,河馬劇場月活用戶有4167萬,而喜番月活用戶僅426萬。
此外,短劇固然能拉動廣告收入,但其極為“殺時間”特性亦可能會導致平臺內部分流,將原本想要在直播間、貨架“剁手”的用戶拽入“劇場”,進而影響核心業務的轉化率
在此情況下,面對如此巨大的差距,與其在付費和免費兩個模式之間搖擺不定,不如集中資源攻克一方。因此,快手選擇關停短劇小程序,將注意力、資源等集中到“喜番”身上,專注于提升用戶的觀看使用體驗和商家的經營效率,以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突圍。
快手的破局之路
但若從不同視角審視,快手的當前處境其實并不算十分嚴峻。
面對百度、拼多多等巨頭在短劇賽道展開的激烈競爭,快手似乎并無“必須正面硬剛”的緊迫性。
畢竟,快手在用戶粘性和用戶使用時長等核心指標上,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財報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快手App的平均日活躍用戶數達到4.08億,同比增長3.6%,創下歷史新高;用戶日均使用時長為133.8分鐘,顯示出用戶粘性依然強勁。
圖源:快手財報
事實上,對于快手而言,當前階段的核心任務并非短劇業務,而是更具成長潛力的電商與AI領域。
其中在AI方面,最新財報顯示,可靈AI的商業化進程正在加速推進,2025年第一季度,可靈AI的收入超過1.5億元。
圖源:快手財報
快手在財報中明確表示:“可靈AI已廣泛應用于廣告營銷、短劇制作和智能終端等多個行業,這讓我們對其成為新AI時代視頻創作基礎設施的愿景充滿信心。”
回顧過去,去年三季報中,快手披露可靈AI的月流水已超過千萬;而去年四季報則顯示,截至2025年2月,可靈AI自商業化以來累計營業收入已超過1億元。
從增長速度來看,可靈AI已成為快手業務中的“領頭羊”。在今年4月15日的快手可靈AI 2.0模型發布會上,快手高級副總裁、社區科學線負責人蓋坤透露,可靈自發布以來已累計迭代超過20次,全球用戶數突破2200萬,在10個月內月活用戶數增長了25倍,累計生產了超過1.68億個視頻。
快手高級副總裁、社區科學線負責人蓋坤 圖源:快手
面對這一趨勢,快手開始進一步強化AI的戰略地位。今年4月底,快手正式成立了一級部門——可靈AI事業部,下設可靈AI產品部、運營部和技術部,負責可靈、可圖等系列大模型業務。
可靈AI升級為一級部門,與快手的主站、商業化、電商、國際化等核心部門并列,意味著其將擁有更高的自主決策權和更多的資源支持。
然而,市場對可靈AI的商業化前景仍存在疑慮。一方面,相較于文本生成圖像等模型已在廣告營銷、內容創作等領域形成穩定應用,視頻生成大模型的實際落地場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用戶對AI視頻生成的需求尚未充分釋放。
另一方面,業內人士認為,可靈AI的盈利前景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視頻大模型的訓練費用高昂,其利潤能否覆蓋硬件成本仍是未知數。
或許正是基于這些考慮,盡管快手明確押寶AI業務,但相較于騰訊、阿里等頭部大廠,快手并未采取“全力以赴”的all in態度。
快手高層表示:“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張,即便我們追加投入推理算力,對于集團利潤的影響也會比較小。同時,我們也非常有信心通過技術的迭代實現推理成本的進一步下降。隨著營業收入規模的擴張,對訓練成本和人力成本等固定性質成本的攤薄,可靈AI的整體虧損和虧損率都會縮窄。”
這一表態傳遞出明確信號:快手高層看好可靈AI的商業化潛力,但對其投入仍以成本可控為前提,將極力避免因過度投入AI研發導致的利潤下滑。
因此,除了AI之外,快手也在加快出海步伐。
在今年3月舉行的快手海外商業化Greater China 2025開年大會上,快手國際商業化負責人宣布,將持續聚焦“出海+AI”戰略。
在海外業務方面,快手選擇深度扎根巴西市場。公司負責人表示,Kwai在巴西已成為國民級內容社交平臺。數據顯示,Kwai在巴西的月活用戶規模已超過6000萬,相當于每3個巴西人中就有1個是快手用戶。
此外,在新興市場東南亞,印尼也是快手出海的核心市場之一。在印尼視頻類App排行榜中,快手旗下視頻應用SnackVideo穩居前三。去年,SnackVideo還榮獲了CNN印尼最佳短視頻內容及直播平臺獎和杰出健康互聯網活動獎。
最新財報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快手海外營收達13.2億元,同比增長32.7%。更為關鍵的是,海外業務首次在整體維度實現了季度經營盈利——這意味著海外業務正逐漸轉化為可獨立衡量的利潤單元。
然而,盈利只是起點,能否實現規模化發展才是關鍵一步。
據了解,接下來快手將沿著出海和AI這兩大熱門方向,將海外業務從區域性版圖拓展至全球性版圖?;诳焓挚伸`、快意等大模型,快手計劃在海外市場落地AI能力;同時,借助快手海外版圖,推動更多中國AI模型進入拉美、東南亞等新興市場。
快手能否繼續書寫新的篇章,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鏈接:http://www.gxcspki.cn/news-12-34401-0.html快手及時止損,關停短劇小程序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