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中小銀行改革化險進程顯著提速。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前5個月,約180家中小銀行獲批合并或解散,其中村鎮銀行成為“瘦身”主力。
農商行層面,省級統一法人改革邁出關鍵步伐。如內蒙古農村商業銀行今年5月掛牌開業,作為一家新成立的省級農商行,該行將100多家涉改機構組建為統一法人農商銀行。此外,經金融監管總局批準,河南農村商業聯合銀行和鄭州、新鄉、濮陽、濟源4市農商銀行(農信社)、滎陽利豐村鎮銀行等共25家機構,以新設合并方式組建為河南農商銀行。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數量較2023年減少195家,其中村鎮銀行、農商行、農信社分別減少98家、44家、41家,五年間機構總數縮減超兩成。
三重壓力倒逼改革:息差收窄、不良高企與治理短板
廣發證券統計了數據完整的383家發債中小銀行,揭示了2024年中小銀行經營情況。廣發證券研報顯示,2024年383家樣本中小銀行面臨經營壓力分化。資產增速均值7.9%,四川、江蘇等經濟活躍地區達13%,但寧夏、青海等地不足3%;凈息差均值1.72%,較上年下降15.7BP,黑龍江、貴州等地農商行息差降幅超50BP。
資產質量方面,中小銀行不良率均值約為1.58%,較上年提升5.5個基點,撥備覆蓋率約為294%。資本充足率雖整體提升至13.85%,但內蒙古、青海等地農商行資本充足率降幅超1.5個百分點,資本補充壓力凸顯。
“當前中小銀行公司治理是存在很大問題的。”金融界銀行研究院院長陳國汪指出,農村中小銀行股東分散、資質較弱,內部人控制問題突出,導致業務偏離軌道。陳國汪強調,中國的中小銀行兼并重組不同于美國市場化競爭驅動或日本老齡化導致的業務萎縮,核心是解決風險處置與公司治理雙重問題,通過引入優質股東優化股權結構。
國際經驗與中國路徑:風險處置與可持續發展并重
對比國際經驗,美國中小銀行數量減少源于市場化競爭與跨區經營松綁,日本則因老齡化推動合并做大規模。陳國汪指出,中國改革需“雙軌并行”:既要通過兼并重組化解歷史風險,又要構建可持續發展基礎。他預計,當前1500家村鎮銀行未來三五年或縮減至1000家,形成一批特色化機構。
金融監管總局提出“一省一策”推進農信社改革。根據不同區域經濟發展表現,以及不同機構風險情況差異,因地制宜化解中小金融機構風險。金融監管總局農村中小銀行監管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推動農村中小銀行兼并重組減量提質,要通過改體制、轉機制、強管理、增動能,增強農村金融服務適應性和競爭力。
改革成效初顯:服務實體與防風險能力提升
改革正推動中小銀行回歸本源。重組后的省級農商行通過集中管理優化資源配置,內蒙古農商行、河南農商行等機構明確將加大鄉村振興、縣域經濟支持力度。
從行業趨勢看,中小銀行正從“數量擴張”轉向“質量提升”。陳國汪強調,兼并重組不是簡單做大規模,而是通過公司治理重構實現“減量提質”。隨著改革深化,預計未來中小銀行將形成差異化競爭格局,在服務地方經濟、小微金融、鄉村振興等領域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鏈接:http://www.gxcspki.cn/news-9-67305-0.html中小銀行改革進入深水區:兼并重組能否破解風險與增長困局?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