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潤
作家揚?馬特爾的原著小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曾被認為是最難改編的作品,其借印度少年“Pl”與孟加拉虎227天的海上漂流經歷,深入探討了人類生存與信仰的終極詰問。著名導演李安創造出榮獲四項奧斯卡大獎的電影,堪稱憑借數字技術創造的影像奇幻;而由洛麗塔?查克拉巴蒂改編、馬克斯?韋伯斯特執導、倫敦西區資深主創團隊打造的舞臺劇版,則無疑是一場顛覆傳統劇場想象的奇跡。這部贏得五項奧利弗獎、三項托尼獎,以及五項英國戲劇獎的現象級戲劇作品,本周作為國家大劇院2025國際戲劇季重磅作品在京上演,憑借令人驚嘆的舞臺呈現,證明了劇場藝術的不可替代性,并重新定義了戲劇的可能性。
該劇的木偶設計和表演,堪稱當代戲劇巔峰。曾打造倫敦西區神作舞臺劇《戰馬》的頂尖操偶團隊,將少年派父母經營的動物園搬上了舞臺,讓長頸鹿、斑馬、山羊、大猩猩等各具特色的動物,都栩栩如生出現在人們眼前。尤其劇中的靈魂角色――重達45公斤的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多位操偶師在同步操控中賦予其呼吸、咆哮與捕獵的細膩動態,讓觀眾明知這是木偶,仍被其野性的生命力所震懾。難怪2022年奧利弗獎史無前例地將最佳男配角獎授予整個老虎操偶團隊,正是對這種精湛藝術的高度肯定與致敬。
除了木偶之外,強大的舞美燈光多媒體音效團隊也貢獻了一個個奇跡瞬間。舞臺場景可以隨時從現實的醫院環境變成少年記憶中的種種令人震撼的景象;舞臺地板化作波光粼粼的浩瀚大海,病床置身于茫茫汪洋中飄搖起伏的小船;投影和燈光營造出暴雨傾盆、波濤洶涌的壓迫感,時而又出現廣袤的星空、漫天的彩霞……呈現出一幅幅介于現實與神秘之間的夢幻海景。
在奇幻漂流的場景中,真人演員扮演的角色,與操偶演員控制的各種偶,構成了關于共生關系的絕妙隱喻,讓人看到的不僅是人與動物之間的搏斗,更是人性中理性與獸性的永恒角力。這種“間離效果”和“沉浸體驗”的完美平衡,正是戲劇獨有的魅力,也在虛實之間更加突出這部既是冒險故事又是哲理寓言的作品的精神內核。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作品的深刻之處還在于,它通過病床上的少年派回憶自己的痛苦經歷,讓人在艱難復雜的現實遭遇和精神困境中,突破自我原有認知,重新認識人性、存在、信仰,從而直面殘酷的真相和心靈的創傷,獲得具有哲學意味和靈魂救贖層面的深刻醒悟。
然而,不同于李安導演的電影以更為開放的態度,讓觀眾自己思考“有動物的故事”和“沒有動物的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系,舞臺劇版則直接通過調查員之口揭露“動物即人化”的隱喻,并將兩個版本的故事以直觀的方式并置呈現。這種處理雖強化了沖擊力,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著的哲學留白。
舞臺劇版的特別之處,在于它用最“虛擬”和“假定”的舞臺手段――木偶、投影、機械裝置等,探討了最真實的生存命題。它提醒我們,在這個被虛擬技術包圍的時代,劇場依然是人類直面靈魂、探索真相的神圣空間。正如少年派最終選擇相信那個“更好的故事”,我們每個人何嘗不是在人生的奇幻漂流和現實的驚濤駭浪中“與虎同舟”,以內心的選擇重構信仰的力量和對世界的認知。攝影王小京
[ 責編:張曉榮 ]
本文鏈接:http://www.gxcspki.cn/news-6-2871-0.html舞臺景觀震撼呈現“與虎同舟”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