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湖北黃石王先生向新京報我們視頻記者反映,2024年9月,他父親在精神病院治療時被病友把眼球摳出眼眶。圖/新京報視頻截圖
6月5日,湖北黃石王先生向新京報我們視頻記者反映,2024年9月,他父親在精神病院治療時被病友把眼球摳出眼眶。王先生稱,午休時他父親被捆綁雙手,旁邊一個病友綁了一只手,該病人翻過去把他父親右眼球摳出眼眶,做了三次手術,幾乎看不見。
知情人稱,王先生父親被襲擊時護工曾到場阻止,隨后又離開,兩名當事人均無民事行為能力,精神病醫院應承擔事件主要責任。記者從黃石市精神病醫院獲悉,建議患者家屬走司法途徑維權。
這起事件的場景讓人難以想象,更讓公眾對精神病院的管理與診療質量難以釋懷。精神病院通常實行封閉式管理,家屬極難獲知患者在院內的遭遇,在信息不對稱的背景下,家屬對患者被摳、互摳、遭受護工粗暴對待等擔心,常會被這類事件激化。
根據監控錄像及家屬陳述,這起事件的發生,院方顯然難辭其咎。院方對患者的約束措施存在嚴重疏漏,比如施害者僅被綁單手卻能自由翻身實施暴力,而受害者雙手被縛無法自衛。護工雖曾到場卻未持續監護,存在失職甚至放任事態發展的可能。
此事雖屬極端個案,但精神病人住院期間發生的傷害事件并不少見。比如2023年,陜西精神病人楊某在精神??漆t院住院治療時被病友毆打致死,法院認定醫院監護不力。2023年曝光的另一起案件顯示,因醫護人員在診療時未盡到審慎的注意義務,導致精神病人李某在住院期間嚴重受傷,法院判該院賠償患者一百四十余萬元。精神病人遭護工毆打甚至性侵事件也時有發生。
精神病院是一個特殊的醫療場所,其封閉性讓外部監督難以抵達,管理制度完善缺乏必要的推動力。這起個案具有普遍的警示意義,暴露出精神病院存在約束措施缺失、對高危患者監護不足、特殊癥狀護理流于形式等共性問題,凸顯出管理漏洞對患者安全的系統性威脅。
針對精神病院管理漏洞,首先應完善約束性規范,尤其要制定分級約束標準,對暴力傾向患者要強制實施雙手束縛或獨立監護,并建立約束措施動態評估機制。
在此基礎上,還要強化日常監護,比如推行高風險患者一名專人看護制度,結合智能監測設備實現異常行為實時預警。有條件的地方不妨引入第三方監督,通過衛健部門定期巡查、家屬委員會參與管理等舉措打破封閉性。
此外,還有必要針對精神病人建立特殊癥狀護理指引,尤其要針對患者自傷等風險制訂個性化預案等。通過多維度的治理,消除精神病院存在的安全隱患。
近年來,我國精神與心理疾病發病率不斷攀升,精神病人作為特殊群體,對其的診療和管理理應有更高等級的規范和安全要求,對相關醫院而言,不斷從管理和技術等層面優化精神診療服務,方能避免類似事件再次上演。
撰稿 / 唐傳艷(醫生)
編輯 / 遲道華
校對 / 張彥君
本文鏈接:http://www.gxcspki.cn/news-6-2820-0.html精神病人被摳出眼球,匪夷所思事件何以發生 | 新京報快評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