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 首席記者 張海振 記者 文露漪 報道
在土耳其的小咖啡館里,擁有25萬粉絲的網(wǎng)紅“龍行者”程先生剛剛停下了一天的徒步。34歲的他體格精瘦、皮膚黝黑,在過去的近兩年時間里,他堅持著一項驚人的壯舉——從西安出發(fā),獨自重走“絲綢之路”。
程先生是陜西西安人,在古都長大的他從小就對漢唐歷史著迷,幼時在電視劇中看到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的一幕,在他的心中扎下了對“絲綢之路”的向往。長大后,程先生愛上了徒步,他開過戶外運動公司,也干過工程。11年前,23歲的他徒步走完川藏線,站在布達拉宮前,他感覺仍有余力,可以向更高目標挑戰(zhàn)。于是,童年的夢想再次浮現(xiàn),程先生下定決心,此生一定要完成徒步從西安走到羅馬的目標。
2023年8月,年過30歲的他背上60斤重的行囊,從西安徒步出發(fā),目的地是意大利羅馬,開始了一個人的“絲路長征”。2024年,他已經(jīng)徒步走過了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2025年,他繼續(xù)徒步經(jīng)過了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目前他已經(jīng)到達了土耳其,再經(jīng)過希臘他就能到達目的地意大利羅馬。
程先生的徒步軌跡
徒步時,程先生平均每天步行二三十公里,除了身體的勞累,沿途環(huán)境也給旅行帶來了困難。在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到木壘哈薩克自治縣約300多公里的路程中,他經(jīng)歷了多日零下二三十度的極寒天氣。“那時候天天在外面露營,把身體都凍傷了。即使現(xiàn)在土耳其是夏季,我喝冰水時仍會咳嗽,就是那時落下的病根。”程先生告訴海報新聞記者。
最危險的經(jīng)歷發(fā)生在哈薩克斯坦的沙漠地帶,當時氣溫高達四五十度,極度酷熱的天氣讓他幾乎中暑,非常危險,所幸最終被救護車接走。回憶起那段經(jīng)歷,程先生仍心有余悸。行走在人煙稀少的荒漠公路邊,他曾經(jīng)撿起過路司機丟棄的半瓶水解渴,也曾經(jīng)一天吃過七顆鹽丸來防止抽筋。
程先生在背包上掛了一面五星紅旗,盡管語言不通,文化差異巨大,但他在旅途中也收獲了無數(shù)感動。有一次,當他找不到旅店,準備在哈薩克斯坦的一個加油站搭帳篷過夜時,一位會說中文的當?shù)匦∨笥蜒埶ゼ依镒 !奥牭侥莻€小朋友說中國話的那一刻,我差點哭出來。”程先生說。
程先生與徒步所經(jīng)之地的當?shù)丶彝ズ险?/span>
當他走到吉爾吉斯斯坦的碎葉城——李白的出生地祭奠時,一位素不相識的當?shù)卮蟾绮粌H請他吃飯,還開車帶他游覽周邊景點。
作為一位行走的觀察者,程先生見證了“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現(xiàn)代版“絲綢之路”圖景。在格魯吉亞山區(qū),他見到了中國援建的高速公路;在塔吉克斯坦,出租車司機很多都開著中國品牌的汽車;許多中亞的家庭主婦們也同樣熱愛在拼多多上網(wǎng)購中國商品。
如今,程先生累計花費約15萬元,體重也一度從出發(fā)前的150斤降到了130斤。他的左腿半月板磨損到只剩半個——這是年輕時登山留下的傷病,但他依然堅持走到了土耳其,“也許這次徒步完,我就再也不想徒步了。”
從西安到羅馬,程先生獨自一人的“絲路長征”仍在繼續(xù)。對于沿途幫助他的人,他們都合照留念,至今仍有聯(lián)系。未來,他計劃在走完全程后,用自駕的方式重走絲路。“這次太匆忙了,下次要帶上更好的設備,記錄下沿途的風景,再送禮物給那些幫助過我的人。”
本文鏈接:http://www.gxcspki.cn/news-4-10340-0.html人間丨對話“徒步絲綢之路”男子:背60斤行囊日行20多公里,兩年來已穿越9國
聲明:本網(wǎng)頁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博主自發(fā)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文化中國行丨齊魯尋寶記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