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首套自主研發和創新集成的智能鉆井系統——長城鉆探“長龍號”智能鉆井系統V1.0在盤錦正式發布,并在遼河油田頁巖油施工現場“雷88”井投入工業化試驗。
該系統集智能鉆機、智能井場、智能決策平臺于一體,可為地下近萬米深度油氣開發提供智能工程技術,將傳統的臟、累、苦、險的勞動場景一鍵切換到高效清潔安全的低碳平臺。系統配備行業領先的自動化設備,能夠實現自動起下鉆、自動鉆進等鉆井作業“一鍵式”操作。以起下鉆為例,利用機器視覺技術,鉆桿對扣精準率達到99.5%以上,司鉆在監控室輕點電子屏,就能完成起下鉆全流程作業,起下鉆效率提高66%。系統通過井下傳感器網絡與地面智能平臺的實時數據交互,可自動完成地質參數采集、設備狀態監控等關鍵作業環節,通過數字孿生技術與電子圍欄,實時預警工程異常,構筑智能井場,顯著提升鉆井效率與安全性。智能決策平臺通過大數據和AI算法分析,可在5秒內生成最優鉆井參數,智能優化、智能解釋和支持決策,為鉆井提供“智慧大腦”。
近年來,隨著油氣勘探向深層、深水及非常規領域延伸,鉆井技術加速向自動化、智能化迭代。中國石油長城鉆探工程有限公司加快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奮力推進科技自立自強,歷經十余載研發,精心打造了“長龍號”智能鉆井系統V1.0。
據悉,“長龍號”在研發過程中,先后攻克“集成管柱自動化處理系統”“數字孿生平臺”等4項核心技術,研發了智能綜合錄井儀、井下參數隨鉆測量儀等關鍵裝備,開發出7套智能鉆井決策平臺,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28項。
“‘長龍號’智能鉆井系統V1.0為油氣勘探開發提供了具有國際水平的鉆井解決方案,為未來進一步探索智能化鉆井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高效開發深地資源、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長城鉆探總經理助理尹家峰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蘇義腦表示,“長龍號”智能鉆井系統V1.0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統集成創新重大成果,標志著我國石油勘探開發朝著數字化、智能化鉆井邁出關鍵一步,推動了我國高新鉆井技術的跨越式發展,提升了我國鉆井技術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趙艷 遼寧日報記者 費嘉維)
本文鏈接:http://www.gxcspki.cn/news-3-1440-0.html我國首套智能鉆井系統“長龍號”在盤錦投用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