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AI,蓄勢待發。
阿里巴巴再添AI猛將
2025開年,阿里巴巴迎來一位AI牛人。
據界面新聞,全球頂尖人工智能科學家許主洪(Steven Hoi)正式加入阿里巴巴,出任阿里集團副總裁,負責AI To C業務的多模態基礎模型及Agents相關基礎研究與應用解決方案。
圖源:微博@界面新聞
據自媒體“申媽的朋友圈”,許主洪隸屬于阿里集團副總裁,智能信息事業群總裁吳嘉的團隊。阿里內部系統顯示,他目前被歸類為管理層,工作地點位于新加坡。從匯報關系來看,其職級可能在P10或P11級別。
事實上,作為國際知名的AI專家,許主洪已在人工智能領域深耕多年。
2002年,他從清華大學本科畢業,隨后就讀于香港中文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
除了接受良好教育,許主洪還在多家名校進行教學工作。他曾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計算機工程學院任終身教職數年,后又擔任新加坡管理大學(SMU)信息系統學院的終身教職。
另外,其研究方向包括機器學習的基礎研究和人工智能多個領域的應用研究。尤其是他研究的應用領域,包含多媒體信息檢索、計算機視覺、大數據分析、社交媒體、智能網絡安全、計算金融和智慧城市等。
值得一提的是,許主洪不僅擁有豐富的學術成果,還獲得了一系列科技企業的認可。首先,他發表了超200篇會議和期刊論文,被引用次數超8000次,2016年獲李光前Fellowship,2018年獲李光耀Fellowship研究成就獎。
當前,他擔任了國際頂級期刊IEEE TPAMI的編委、國際著名人工智能期刊Neurocomputing的主編,并于2018年12月被評選為IEEE Fellow。
此外,其研究項目和工作也得到了許多國際科技巨頭的資助或支持,包括微軟、華為、阿里巴巴、英偉達等。
知情人士透露,加入阿里巴巴后,許主洪將專注于AIToC業務的多模態基礎模型及Agents相關基礎研究與應用解決方案,大大提升阿里巴巴AI應用C端產品在模型結合應用的端對端閉環能力上的躍遷。
阿里集團副總裁許主洪
顯然,拿下這位在學術界和產業界均有豐碩成果的頂尖科學家,阿里AI事業如虎添翼。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蓬勃發展,AI時代悄然到來。各大互聯網公司爭先涌入這片充滿機遇的藍海市場,以期借助新的技術力量推動公司的變革與發展。
其中,通過重要團隊“智能信息事業群”,阿里巴巴正堅定不移地加大對AI To C業務的投入。
2021年,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業群正式成立,包括夸克、書旗小說、UC瀏覽器等產品,主要聚焦信息服務方向的智能化創新。
在該團隊的努力下,旗下智能搜索產品“夸克”得到快速發展。2023年起,夸克推出多個新產品,逐漸向一站式AI辦公平臺的方向發展。一年后,新榜數據顯示,夸克的月訪問量已超過6300萬。
除此之外,阿里體系內部分To C產品也整合至該團隊。例如,原本隸屬于阿里云的C端硬件產品“天貓精靈”就被轉移到夸克旗下。
2024年11月底,前淘寶用戶事業部和阿里媽媽負責人吳嘉回歸智能信息事業群,擔任總裁,專注AI To C方向業務的探索。
作為阿里“年輕化管理團隊”的重要成員,吳嘉頗受外界關注。早在2021年,他就擔任了阿里智能信息事業群總裁;2023年12月,吳泳銘又任命吳嘉負責淘天用戶平臺事業部、阿里媽媽事業部,同時兼任智能信息事業群總裁。
直到阿里巴巴電商事業群成立,全面整合淘寶天貓集團、阿里巴巴國際數字商業集團以及1688、閑魚等業務,吳嘉也卸下了淘天職務,回歸智能信息事業群。
沒過多久,阿里旗下的AI應用“通義”被正式拆分,通義To C方向的產品經理及相關工程團隊,皆轉移至阿里智能信息事業群,原有的通義實驗室則繼續留在阿里云體系內。
圖源:微博@36氪
經過此番調整,模型團隊和應用團隊逐步分開,而非作為一體存在,這被媒體解讀為“大模型從技術層邁向產品的必經之路”。
在業內人士看來,兩大團隊分開協作可以讓技術更好地接受市場檢驗,并反饋到基礎構架的構架調節之中。大模型要走出實驗室,投入實戰,就必須讓產品思維有聚焦有輻射,團隊做分拆來分工,更容易成功。
如今,除了納入猛將許主洪,AI To C業務還在組建頂級AI算法研究和工程團隊,吸引大量業內優秀人才加盟。
相信在吳嘉的領導下,阿里巴巴將充分發揮人才優勢,AI業務也有機會消費者市場上獲得更大突破。
國產AI驚現黑馬
今年春節期間,中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屠榜熱搜,讓海外人士看到了來自東方的科技力量。
1月20日,DeepSeek-R1模型正式發布,以物美價廉的特點迅速“破圈”,多個任務的性能比肩OpenAIo1正式版,訓練成本僅為560萬美元,遠低于美國科技巨頭的數億美元乃至數十億美元投入。
1月27日(當地時間),DeepSeek應用登頂蘋果美國地區應用商店免費App下載排行榜,在美區下載榜上超越了ChatGPT。
受此沖擊,多家科技巨頭的股價在當天暴跌。截至收盤,英偉達(NVIDIA)下跌16.97%,市值一日內蒸發近6000億美元,創美國歷史上任何一家公司的單日最大市值損失;此外,博通下跌17%,超威半導體(AMD)下跌6%,微軟下跌2%。
圖源:央視新聞
大受震撼后,這些科技霸主連忙伸出橄欖枝,以求互利共贏。微軟Azure云服務、亞馬遜AWS、英偉達NVIDIA NIM紛紛接入DeepSeek大模型,緊隨其后的還有華為云、騰訊云、阿里云、百度智能云。
除了技術成果引發廣泛關注,DeepSeek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也在不斷增強。
近日,“DeepSeek招聘實習生月薪過萬”話題沖上熱搜第一,引發全網討論。據多家媒體爆料,在某招聘平臺上,DeepSeek發布了52個在招職位,涵蓋深度學習研究員、核心系統研發工程師、資深UI設計師等崗位,工作地點主要在北京和杭州。
其中,最特殊的則是“深度學習研究員-AGI”,月薪高達8萬至11萬元,一年14薪,年薪最高可達154萬元,并且是DeepSeek唯一一個明確提供開放實習的職位。
圖源:第一財經
據業內人士透露,頂尖高校的在校生如果通過校招拿到了該公司的Offer,在校實習期間就可以享受到與正式入職時相同的工資。換言之,如果加入DeepSeek,實習生也有年薪百萬的資格。
還有其他諸如核心系統研發工程師的崗位,薪資范圍為4萬元至7萬元,按14薪計算,最高年薪同樣接近百萬。此外,在DeepSeek發布的崗位中,有不少都是校招崗位,面向應屆畢業生開放,甚至在校生也有機會爭取高薪職位。
從成果累累到高薪招人,成立短短兩年的DeepSeek用實力證明了何為“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新興的初創公司,各大互聯網巨頭也紛紛招兵買馬,打響人才大戰。
去年12月,有媒體從抖音內部人士處獲悉,張一鳴親自監督“搶人大戰”,從競爭對手公司招聘中國AI工程師和研究人員。
同時,多位了解抖音大規模招聘事宜的人士透露,公司已從阿里巴巴、零一萬物、智譜等公司挖來了頂尖AI工程師和研究人員,還組建并擴大了團隊,旨在開發大語言模型和AI產品。
圖源:微博@鳳凰網科技
與此同時,小紅書也成功招募到原今日資本合伙人戴麗丹,并任命其為首席戰略官(CSO),負責公司的戰略業務,此舉無疑為公司的AI應用布局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加入小紅書后,戴麗丹將負責組建一個更專注于硬科技和AI應用的戰略投資團隊,特別關注大語言模型等新技術對小紅書核心業務和產品形態的影響和機遇,原投資團隊則繼續進行財務投資,這一調整充分展示了小紅書積極擁抱技術變革的決心。
近年來,AI技術的浪潮席卷各行各業,在阿里巴巴、抖音、小紅書等互聯網公司加大投入的同時,以DeepSeek為代表的初創企業也展現出驚人的發展潛力,可謂是群雄逐鹿,各展雄才,誰將會是最后的贏家,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鏈接:http://www.gxcspki.cn/news-12-33152-0.html阿里引入全球頂尖科學家,我看到了馬云的野心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