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多位重量級嘉賓在2025陸家嘴論壇上,圍繞“金融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人工智能賦能金融改革創新”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就更好發揮金融體系功能、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擁抱金融行業呈現的科技發展新趨勢等話題,發表了真知灼見。與會業內人士建議,加速打造科技金融生態圈,提供接力式綜合金融服務,持續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金融支撐。
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金融支撐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金融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有力支撐。國家開發銀行行長譚炯介紹,“十四五”以來國家開發銀行累計發放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超兩萬億元,累計發放科技創新和基礎研究專項貸款超3600億元,多項重點專項貸款規模位居承辦銀行首位。近年來,該行子公司在支持科技創新、制造業轉型升級方面,累計出資超3800億元,在多個業務領域占據市場主導地位。
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王春英表示,政策性金融具有發現市場、撬動杠桿、彌補失靈的功能,始終為新質生產力提供戰略資本、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中國進出口銀行緊緊圍繞外貿、國際經濟合作和先進制造業領域特色優勢,持續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金融支撐。截至目前,科技貸款余額1.4萬億元,占全行貸款比重超四分之一。”王春英說。
中國銀行副董事長、行長張輝認為,金融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關鍵要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需要重點解決三方面問題:一是科技成果要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從0到1,從1到N,期間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金融追求的往往是預期確定性,預期差異容易導致金融資源錯配。二是傳統金融邏輯關注的重點是現金流、財務指標。而科技企業的核心價值是技術,要準確評估其價值,對金融機構的專業性提出更高要求。三是科創產業全鏈條對金融的需求是綜合性的,但金融機構提供的往往是單一性的金融產品與服務,提升協同服務能力、打通資金供給渠道,需要金融機構做更多工作。
張輝認為,解決以上幾點問題,關鍵是加速打造科技金融生態圈,提供接力式綜合金融服務。張輝表示:“應建立系統化、全鏈條、集成式科技金融生態體系,其應滿足四個基本條件:參與主體完備,職責分工清晰,產品體系適配,配套機制健全。”
人工智能賦能金融改革創新
在此次論壇上,人工智能給金融機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也成為焦點話題之一。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長、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創院理事長屠光紹表示:“從全球來看,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應該重視對AI在金融領域應用的監管協調與合作。AI在金融行業應用是全球現象,這是數字技術的革命,會影響全球金融機構。”
屠光紹認為,AI在金融行業應用廣泛,在提升效率、滿足客戶需求等方面帶來發展機遇,有助于增強金融機構競爭力。需要注意的是,AI的應用也存在諸多挑戰,一是對技術的挑戰,金融行業外部性與系統性強,防范風險要求非常高,所以應用的技術必須相對成熟;二是對安全隱私的挑戰;三是對金融機構未來發展的挑戰。
面對現代金融行業呈現的科技發展新趨勢,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鮑建敏建議,一是共建人工智能的基礎設施,夯實金融AI的發展根基。應構建開放、安全、高效的行業級智能算力底座,支持大模型全生命周期應用。二是共筑安全可信的發展環境,護航AI行穩致遠。應在保障安全可靠可控的前提下,釋放人工智能的巨大潛力。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完善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規范,明確其安全底線。三是共創開放協同的創新生態,激發金融AI的澎湃活力。應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開放共贏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態體系。監管部門應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搭建跨機構、跨領域的協同創新平臺。
本文鏈接:http://www.gxcspki.cn/news-9-67293-0.html業內人士建言加速打造科技金融生態圈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