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 上海報道
5月21日,恒瑞醫藥發布公告稱,公司已確定H股發行的最終價格為每股44.05港元,為原來預計發行價格的上限。據悉,恒瑞醫藥H股將于5月23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交易。自通過港交所聆訊以來,市場反應積極,截至5月20日收盤,其A股股價已累計上漲近7%。
此次H股發行獲得基石投資者陣容涵蓋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景順(Invesco)、瑞銀全球資產管理集團(UBS-GAM)、高瓴資本、博裕資本等知名機構,以發行價計算,總認購金額約41.31億港元,占總發行規模的41.77%(假設超額配售權未行使)。
據知情人士透露,參與國際配售的錨定投資者群體亦匯聚國際知名長線基金、主權財富基金等大型投資機構。
另外,本次港股上市不僅拓寬公司融資渠道,更推動資本市場對恒瑞的“價值再發現”。隨著上市時間點臨近,A股市場已率先作出積極反饋。
相較于A股市場側重國內業務的估值邏輯,香港市場國際化的投資者結構更能準確評估公司海外業務潛力,特別是在商務拓展(BD)領域的戰略布局價值和增長前景。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在題為《百年變局中又一香港機遇》的隨筆中指出,香港已構建起海外上市中概股的回流機制,并強調香港將是其首選上市地。另據港交所公布的數據,2023年7月至2024年4月間,共有12家醫藥企業成功登陸港股市場,籌集資金總額高達287億港元。
近年來,醫藥企業對赴港上市的熱潮持續升溫。其中,以Biotech新勢力為代表的企業如科笛集團(專注于皮膚疾病)、樂普生物(致力于ADC藥物)等占比達到42%,這些企業聚焦于細分市場,且獲得大型藥企的戰略投資;在器械與CXO領域,如先瑞達醫療(血管介入技術)、圣諾醫藥(核酸藥物遞送)等非藥企業占比33%,顯示出產業的多元化趨勢;而在轉型藥企中,如百利天恒(雙抗+ADC技術)、康方生物(雙抗平臺)等企業,占比25%,體現了創新發展的關鍵地位。
近期,恒瑞財報顯示,BD授權收入已形成顯著業績貢獻,尤其在利潤端。2025年一季報顯示,恒瑞醫藥實現營業收入72.06億元,同比增長20.1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74億元,同比增長36.90%,扣非凈利潤18.63億元,同比增長29.35%。
財報顯示,截至目前公司累計達成14筆創新藥對外授權合作,其中近三年9筆,涉及Lp(a)抑制劑、DLL3 ADC、GLP-1資產組合、PARP1抑制劑等核心品種,許可給包括默沙東、IDEAYA Biosciences、Kailera Therapeutics(曾用名Hercules)、德國默克在內的多家海外藥企,累計交易金額約140億美元。其中,今年3月與默沙東達成的HRS-5346授權協議,首付款2億美元疊加里程碑款項,最高可達19.7億美元。
從近三年的增長趨勢來看,BD收入有望與藥品銷售共同構成恒瑞醫藥利潤雙支柱,為公司的研發投入和全球運營持續提供資金支持。此外,BD業務的成功也是公司創新水平的反映,和公司價值的體現。在赴港上市的過程中,國際化投資者通過真金白銀的認購,明確表達對公司未來國際化收入潛力的信心。
正如恒瑞醫藥的公開表示,赴港上市是公司全球化戰略的關鍵落子。首先,依托港股對接國際資本市場,提升公司在全球的品牌影響力。其次,通過二次上市優化資本結構、開拓新的融資渠道,為公司多元化融資提供助力。最后,有助于公司吸引國際人才、進一步拓展國際合作和海外業務,提升公司的全球競爭力。
不過,眼下,港股市場已不再是野蠻生長的資本溫室,而是進化論的殘酷考場——適者生存的游戲剛剛開始。隨著港股上市進入倒計時,恒瑞醫藥即將成為“A+H”雙重上市主體,其能否順利踏上全球發展的新征程,仍有待市場驗證。
本文鏈接:http://www.gxcspki.cn/news-7-18000-0.html上限定價!每股44.05港元,恒瑞醫藥公布H股發售價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