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方都市報報道,臨近中考,東莞市水霖實驗學校初三年級化學實驗課期間,發生一起因酒精外灑被點燃引發的燃燒事件,造成6名學生不同程度燒傷。記者了解到,事發前,老師" />
▲涉事學校正門。圖/微信公眾號“東莞市水霖實驗學校”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臨近中考,東莞市水霖實驗學校初三年級化學實驗課期間,發生一起因酒精外灑被點燃引發的燃燒事件,造成6名學生不同程度燒傷。記者了解到,事發前,老師安排學生分發酒精,期間部分酒精外灑,有學生玩弄打火機直接引發了火情。
這起發生在校園實驗室的事故,造成的后果遠比想象中嚴重。比如,其中一位受傷學生瑤瑤,體表20%—29%燒傷,軀干、面部、頭部、頸部等多處均為二度燒傷,報道中的圖片即便打上了馬賽克,看了也依然讓人面色凝重。一個初中校園里的實驗,何以產生如此嚴重的事故?
根據媒體的復盤,事故可以說是在一種非常不專業的情形下發生的:酒精外灑、學生玩弄打火機引發了火情。根據當地教育部門的通報,這其中存在多個漏洞:在未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倉促組織學生進行化學實驗;教師違規取用實驗藥品,將一桶酒精帶入實驗室;未及時發現酒精外灑及學生違規使用打火機,未能有效管控實驗現場等。
可以說,這是一起因為馬馬虎虎、松松垮垮的態度而導致的事故,老師未充分盡到責任,學生也沒意識到實驗所伴隨的風險。
這種心態之所以產生,或許也源自一種對中學化學實驗的輕視。在不少人看來:“中學階段的簡單實驗,能有什么問題?”確實,沒有精密的儀器、沒有高危的材料、沒有復雜的過程,這本來就是化學實驗的入門階段。然而,這起事件證明了,最初級的酒精,也依然足以釀成嚴重的事故。
如果梳理一番也能發現,類似的事故并不罕見。就在今年4月,廣州一名15歲男孩居家實驗發生爆炸、導致燒傷;2020年,常州一小學教師在科學課演示實驗時,因操作不規范產生閃燃,躥出的火苗導致4名學生燒傷;同年,紹興一所培訓機構內,老師用酒精做實驗,突然酒精爆炸,燒傷了6名觀看的小學生等等。
這些都是發生在中小學階段的實驗事故,也都屬于那種人們印象中“不復雜”“不尖端”的實驗。但這種入門級的實驗同樣伴隨著風險,同樣需要尊重基本的安全操作規范,絕不可因為這些實驗看似容易,而忽視了背后的安全隱患。
目前,學校表示會積極承擔賠付責任,教育主管部門也表示會協助部分學生辦理理化生實驗考試緩考或休學手續等。這種態度是應當的,同時,這起案件更應當為中小學實驗安全管理敲響警鐘,所有的學校都應當引以為戒,廣泛展開自查,教育部門也要積極敦促,確保履責到位。
現實中,無論是實驗室的消防設施配備,實驗器材用具的管理,中小學教師的安全意識培訓,實驗課堂的秩序紀律維持等,都有必要進一步加強。人們切不可被“中小學課堂”的語境所迷惑,相反應當銘記——只要是實驗都有可能伴隨風險。
因此,這也警示,在學校實驗中,更應當打起精神、繃緊神經,審視每一個細節,確保實驗環境的安全、規范。
撰稿 / 柳早(媒體人)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楊利
本文鏈接:http://www.gxcspki.cn/news-6-2865-0.html化學課酒精燒傷6名學生,中學實驗安全不容輕視 | 新京報快評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