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10點,遼寧省沈陽市一批估價2053萬元的偽劣電纜,在阿里拍賣平臺上進行第3次司法拍賣。這批電纜由法院依法查封并沒收,共618盤,起拍價為1642萬元。有網友將拍賣信息發布在社交平臺后,引發網友熱議。有人疑惑:“偽劣電纜線不能流入市場,那為何還要拍賣?”也有網友認為:“這種拍賣方式其實就是變相讓企業回收原材料,避免浪費。”還有人擔憂:“既然是偽劣產品,如何保證不會再次流入市場?”
偽劣電纜第3次司法拍賣。拍賣平臺官網截圖
上游新聞記者登錄拍賣平臺看到,這批電纜此前已經進行過2次拍賣,分別于2024年12月14日和12月23日進行,起拍價分別為2053萬元和1950萬元,但均未成交。今年2月5日的第3次拍賣,吸引了超過3362人次圍觀,235人設置提醒。
針對網友的疑問,記者聯系了負責本次拍賣的一名工作人員,對方表示:“這批電纜因為不符合國家標準,已被認定為偽劣產品,無法繼續作為電纜銷售或使用。因此,競拍成功的買家只能回收其中的銅、鋁等金屬,不能將整根電纜流入市場。”
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客戶拍下后,需要在監管下當場剝除電纜外皮。競拍成功者可以取走銅芯,但外皮必須留下,并由相關部門銷毀。現場會有公檢法三方人員全程監督,確保這批電纜不會再次進入市場。”
記者注意到,根據拍賣公告,競拍者需承擔電纜外皮的剝離處置費用,法院不對拍賣物的瑕疵承擔任何保證責任。工作人員強調:“電纜的產品質量不符合國家標準,比如銅含量不足、電阻超標等,因此被認定為偽劣產品。拍賣后只能作為原材料回收,而不能繼續用作電纜。”
偽劣電纜起拍后,0人報名。拍賣平臺官網截圖
沈陽市于洪區人民法院的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這批偽劣電纜因質量不達標,被依法查封并沒收,按照法律規定進行處置。之所以進行拍賣,是因為電纜內部的金屬銅、鋁仍具有回收價值,而不是簡單地廢棄處理。”對于此次拍賣的處置方式,該工作人員解釋:“由于這些電纜屬于偽劣產品,因此,回收者必須當場剖開,只能回收其中的金屬部分。”
此外,法院工作人員表示,本次拍賣已經是第3次拍賣,價格已降至最低。如果此次仍然流拍,這批電纜將按照司法程序收歸國庫,不再進入市場流通。
(原題為《沈陽拍賣一批估價2053萬元偽劣電纜,工作人員:競拍成功者需當場剝皮取銅》)
本文鏈接:http://www.gxcspki.cn/news-4-1484-0.html沈陽拍賣估價2053萬元偽劣電纜,競拍成功需當場剝皮取銅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