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記者 孫佃瀟 北京報道
北京長城體量巨大、價值突出,在全國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建設中有著重要地位。
建設工程選址應當避開長城、推進科技賦能長城保護、推動將具備條件的長城點段辟為參觀游覽區……7月8日,海報新聞記者從北京市文物局獲悉,近日,北京市文物局起草了《北京市長城保護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條例》),本月正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建設工程選址應當避開長城
記者獲悉,該《條例》所稱長城,包括長城的墻體、城堡、關隘、烽火臺、敵樓、擋馬墻等。
在其保護范圍管理方面,《條例》明確,在長城保護范圍內不得進行保護工程以外的其他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鉆探、挖掘等作業;確因特殊情況需要進行的,必須保證長城的安全,并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在批準前應當征得國家文物部門同意。
長城保護范圍內,禁止下列活動:開山爆破、探礦采礦、采石采砂;傾倒垃圾渣土、存放污染物及易燃易爆物品;種植對長城本體造成擠壓或者破壞的樹木;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活動。
《條例》要求,建設工程選址應當避開長城。無法避開的,應當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通過長城,并進行相關文物影響評估。任何工程建設,不得拆除、穿越、遷移長城。
同時,在長城的建設控制地帶內進行建設工程,不得破壞長城的歷史風貌和生態環境;工程設計方案應當依法經國家規定的文物部門同意后,依法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建設控制地帶內不得設置污染環境的設施,應當加強山體、水體和植被等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推進科技賦能長城保護
《條例》稱,北京市推進科技賦能長城保護,加強多學科協同研究,鼓勵科技應用創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提升長城研究性修繕、預防性保護、安全防護、監測預警、巡查監管水平。
北京市文物部門負責建立長城信息化管理平臺,對采集數據進行分析評估,開展病害與災情預警管理;指導督促相關區對長城保存狀況以及周邊生態環境、自然災害、開發建設等進行監督檢查。
同時,北京市、區人民政府將長城防災減災工作納入本級政府防災減災規劃及應急管理體系。市、區文物部門加強與相關部門聯動,共享氣象、地震、地質、水文等災害監測數據,科學研判災情趨勢和風險,編制應急預案,采取針對性的措施,盡量降低災害對長城的影響。
將具備條件的長城點段辟為參觀游覽區
記者注意到,《條例》指出,北京市、區人民政府堅持惠民利民原則,推動將具備條件的長城點段辟為參觀游覽區,整合文旅資源,拓展利用路徑,培育拓展新業態,服務長城沿線經濟社會發展。
長城點段辟為參觀游覽區的,應當具備以下條件:符合長城保護總體規劃和本市長城保護規劃的要求;能夠滿足公眾參觀游覽安全和長城文物安全的要求,并可以為游客提供必要的便利;有明確的保護機構,且該點段已劃定并公布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建立保護標志、記錄檔案。
在非參觀游覽區管理方面,《條例》要求,區人民政府加強對非參觀游覽區長城的管理,在非參觀游覽區長城周邊道路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區文物部門、長城保護機構可以采用電子圍欄、無人機巡查等科技手段,提示攀爬風險、勸阻攀爬行為。
旅游景區內有未辟為參觀游覽區長城點段的,景區管理單位應當采取措施,防止游客攀爬景區內長城;符合參觀游覽區條件的,長城所在地的區人民政府可以決定將其辟為參觀游覽區。
本文鏈接:http://www.gxcspki.cn/news-4-10555-0.html長城如何保護和利用?北京擬出新規:將具備條件的長城點段辟為參觀游覽區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