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還寒時節,在本鋼板材冷軋總廠第三冷軋廠車間內,一場“無人化”的生產正在火熱進行——無人天車在空中來回運轉,夾取鋼卷、吊運物料;調度室中,技術人員在監控大屏前關注著生產的運行狀態。
這只是我省持續以數字化賦能制造業的一個縮影。
過去一年,我省堅持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一條主線”,統籌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三個建設”,全面落實2024年數字遼寧建設工作要點41項重點任務,數字遼寧建設邁出新步伐。
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加快探索。探索研究公共數據資源登記管理和授權運營等制度規范,出臺《遼寧省強化公共數據匯聚 推動數據直達共享應用的實施方案》,沈陽、大連先行先試出臺了公共數據授權、數據交易等制度文件,有效激活數據要素活力。我省獲國家數據局批準建設遼寧省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沈陽市成立全省首個數據資產登記中心,沈陽數字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試運營。大連市成立數據產業有限公司,建立全省首個數據交易平臺,完成公共數據運營授權,面向金融機構的首批數據產品開發完畢,已有十余個成熟的數據產品達成交易意向。
數字政府建設成效初顯。發揮數字政府建設引領數字化發展作用,我省政務數據資源體系不斷健全,政府數字化履職能力不斷提升。夯實數字政府建設基礎,推動政務數據資源編目和匯聚。全省共編目10.2萬條,匯聚數據516億條,建成人口、法人、信用信息、電子證照等基礎數據庫,打通數據共享交換通道63條。豐富數字政府應用場景。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累計辦理業務超過3.3億件,“遼事通”平均每月300余萬人在線辦理業務。“遼政通”注冊用戶38萬人,注冊單位1.5萬個,累計處理收發文25.8萬件、日常事務性審批業務5.6萬個。“都市圈”通辦事項210項,“沿海六市”區域通辦事項200項。
數字經濟發展提質增效。我省不斷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推動數實深度融合發展,全省數字經濟保持較好發展態勢。去年1—11月,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保持較快增長,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9%;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7%,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9.9%;產業數字化轉型穩中有進,累計培育創建省級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39家、工業互聯網平臺104個、數字化車間及智能工廠337個、智慧農業應用基地93家、電商直播示范基地100個。
數字社會建設不斷深入。以城市為突破口加快推進數字社會建設,探索數據賦能基層治理,數字普惠化水平顯著提升。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對丹東、盤錦等5市和桓仁、東港等8縣(市、區)首批省級智慧城市試點開展終期評估,均達到四星級以上標準。沈陽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和大連多源數據融合應用賦能城市治理“一網統管”兩個典型案例入選全國《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經典案例集》;依托數字政府基座項目,開發了具備數據在線查詢、掃碼采集信息、多臺賬關聯、一鍵生成新報表等功能的基層報表通,已完成試點社區試用工作。
(遼寧日報記者 孔愛群)
本文鏈接:http://www.gxcspki.cn/news-3-249-0.html全面落實41項重點任務 數字遼寧建設邁出新步伐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