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崢:一個好的公司應該花力氣去解決克服那些正確又難的問題,而不是四處撿一大堆芝麻。
1.拼多多招募大批工廠直營賣家
拼多多又有大動作。
近日,有消息稱,拼多多正在面向產業帶招募工廠直營商家。
據了解,這是平臺針對具備生產、加工、代工、制造資質的工廠商家所進行的一個專項認證和運營扶持項目。其目的在于讓更多產業帶的源頭好貨脫穎而出,助力優質供給的成長。
商家成功入選“工廠直營”店后,就會獲得官方的藍標認證,并享受到更多官方補貼的推薦扶持機會,如流量資源、特殊權益等。例如“潮流好價”資源位就將接入“工廠直營”入口,為商家提供更多流量。
站外優質品牌、廠牌還可以在特定活動中享受比價保護等優待權益。在站外直播的“工廠直營”商家也有專門的資源扶持。
而從入駐要求上來看,拼多多主要是對工廠規模和店鋪口碑做了限制。不僅要求工廠在具備生產加工資質的基礎上,年銷售額超過300萬(線上或線下渠道均可)、廠房面積超過300平,還要求店鋪星級在4.5級以上,成長星級在3級以上;店鋪評價分排名、質量體驗排名均在30%以上。
當開發個體工商戶或有限公司入駐時,有限公司要求注冊資金需要超過100萬,個體戶注冊資金則無要求。
圖源:拼多多
值得注意的是,當商家為1688平臺的實力工廠和超級工廠時,就可以聯系平臺小二,申請走綠色通道,直接成為拼多多的“工廠直營”商家。
畢竟在產業帶和源頭廠家這一塊,阿里旗下的1688平臺深耕多年,體系成熟,堪稱行業標桿。
而這一舉措,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拼多多的篩選成本,降低了多平臺工廠商家的入駐門檻。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拼多多將會和1688站到同一個位置。二者依舊存在顯著區別。
例如,作為國內最大的B2B線上交易平臺,1688雖然也有積極拓展C端用戶,但目前業務仍以B端批發為主。
而拼多多主要是依托龐大的 C 端流量,并通過社交拼團模式整合大量C端訂單,化零為整地幫助工廠降本增效。
同時,這種讓消費者“直連”工廠的模式,也能更好地向產業帶商家傳達“市場需要什么、流行什么”的信號,從而有效緩解商家在供給過剩、同質化競爭上的壓力。
2.狂飆的拼多多,正在減速
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此次招募“工廠直營”商家,絕非簡單的業務拓展。
前幾年,拼多多一路狂飆,以“增長神話” 傲視群雄。然而近年來,拼多多的增速明顯放緩,營收和利潤的增速已經多個季度下滑。
5月27日晚,拼多多發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該季度營收近957億元,同比增長10%;歸母凈利潤約147億元,同比下降47%;調整后凈利潤約為169億元,同比下降45%。
拼多多一季度財報數據對比 圖源:富途
該財報一經發布,拼多多美股盤前跌超20%,隨后收跌至 14%,單日市值蒸發超過 230 億美元。
“拼多多遇到天花板了”“拼多多的神話破滅了”等言論隨之甚囂塵上。
然而,面對這種狀況,拼多多方面卻似乎頗為從容。
對于這份不太令人滿意的業績,拼多多董事長、聯席CEO陳磊也解釋了原因,表示凈利潤的大幅下滑,主要是因為平臺推出的“千億扶持”惠商新戰略。
在此之前,拼多多的高管們也曾多次發出預警,表示“高收入增長不可持續,盈利能力下降趨勢不可避免”。
而這其實是拼多多為了平臺生態的長期發展作出的妥協。
近年來,市場風向開始轉變,消費者們不再只是滿足于絕對的低價,而是更加看重價格、品質、用戶體驗等綜合因素構造出的質價比。
電商行業也從“流量紅利期”進入“生態競爭期”,從粗放式的極速擴張逐漸轉向規范化的“精耕細作”。
在這一背景下,如果電商平臺想要單純依靠低價優勢一直實現增長,顯然是不可持續、難以為繼的,它們必須走上高質量增長的新軌道。
因此,2023年以來,拼多多就一直在強調要聚焦“高質量發展戰略”。為了完成這一目標,拼多多在傭金減免、流量扶持和供應鏈優化等方面動作頻頻。
圖源:拼多多
而大量投入資源也意味著,拼多多勢必要有所犧牲。
在2024年二季度的財報電話會上,陳磊就表示,拼多多平臺的整體規模已經很大,完善生態建設并非一夕之功。為此,管理層已經達成共識,做好了犧牲短期利潤,長期投入的準備。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也說過,在正確的方向上逐步前進,遠比在不正確的方向狂奔要好。
如今看來,拼多多選擇的方向就是犧牲部分短期利潤,去打造平臺長期的生態優勢。而對產業帶優質好物的聚焦,就是這一核心戰略的縮影。
只有將資源傾注于產業升級、商家扶持這些“難而正確”的事情上,才能打造出難以復制的核心競爭力,讓平臺能夠穿越周期。
3.電商行業下半場,是優質供給之爭
2024年,電商行業迎來了撥亂反正的轉折點:平臺開始更加著重在生態協同和產業縱深上發力,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聚焦優質“供給”。為此,電商行業逐漸出現深入產業帶的趨勢。
如去年以來,拼多多就一直在通過“新質商家扶持計劃”“百億扶持計劃”“千億扶持計劃”等,為平臺引入更多的優質新質供給。
淘寶這邊,也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扶優去劣”的同時,將對產業帶的重視一提再提,去年雙12還重點打造“淘寶新產地”IP。
圖源:淘寶
同為阿里系的1688更不用說,一直都是這條賽道上的佼佼者。它多年來一直深耕源頭廠貨的直供直銷,截至2025年2月,平臺年度活躍買家數已經突破1億。
圖源:1688
今年2月,1688還啟動了“產業帶強勢復蘇”招商活動,通過推出五大破卷舉措和五大復蘇賽道,繼續助力商家降本增效。
今年大出風頭的京東也沒閑著,已經形成了很成熟的一套打法。如京喜自營利用供應鏈優勢,整合全國多地的優質貨源進行統一運營銷售。
去年10月,京東還推出“廠貨百億補貼”,以助力更多產業帶商家成長。
今年3月,京東全新升級“春曉計劃”,以“新商三步法”降低新商家入駐和運營的門檻。針對不同地區的商家推出屬地幫扶,以本地化團隊全方位支持商家快速起步。
圖源:京東
抖音電商也在持續猛攻“產業帶”,2022年就啟動了“產業成長計劃”,以獲取更多源頭好貨。
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消費者在抖音電商購買了154億單產業帶商品,同比增長39%。其中,830個產業帶銷售額過億,332個產業帶訂單量超過千萬。
值得一提的是,直播電商對產業帶中小商家品牌推廣的作用尤為明顯,平均每天有超150萬產業帶中小商家在平臺達成交易。
圖源:抖音電商
而同樣深耕短視頻和直播電商的快手,也在2023年4月就發起“產業帶一期計劃”,2024年應運推出“產業帶二期計劃”。
畢竟,當電商行業步入下半場,平臺如果只是單純依靠補貼、讓利來提升競爭力,絕非長久之計。只有深耕供應鏈,才能拿到更加低價、優質的商品。
而產業帶作為優質供應鏈的聚集地,不僅能夠提供大規模、多樣化的源頭好物,還能省去大量中間環節,從而降低成本,為平臺帶來更多的利潤空間。
同時,電商平臺也能為產業帶商家提供更多流量支持和銷售窗口。
這種消費者需求直連工廠的模式,還能促使生產端更加及時地響應市場變化,并根據市場反饋作出靈活調整,從而為爆品的誕生創造更多可能。
本文鏈接:http://www.gxcspki.cn/news-12-34555-0.html黃崢找到了新財路,拼多多正在招募大批商家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