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這個文化產業飛速進步的時代,兒童文化消費市場不斷擴大,兒童戲劇被譽為“戲劇產業的朝陽”。 根據北京市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2015年北京演出市場統計分析》,2015年當中,僅北京一地的兒童戲劇演出就有4390場,比去年同期(3787場)增長15.9%;觀眾141萬人次,比去年同期(132萬)增長6.8%;票房收入1.11億,比去年同期(1.05億)增長5.7%。單從數據來看,可以說是穩步發展了。
二、當前社會環境下兒童劇發展的五個問題
社會產生了對兒童戲劇的巨大需求,市場自然會產生供求關系,這就不斷推動著整個產業的進步。隨著兒童戲劇表演市場的擴大,專門的創作組織自然也就越來越多,市場化的程度也就會越來越高,則會延長產業鏈。雖然國內少兒戲劇正處于“產業與市場熱”的局面,但中國少兒戲劇表演市場仍處于粗放發展階段,即使市場的容量在持續增長,仍存在許多問題。
(一)國產兒童劇創作力不足
近年來,我國兒童原創劇大多來源于老一輩作家及其經典文學作品的改編,題材和技法相對單一。能夠熱愛并且努力進行兒童劇創作的作家太少了,許多原創工作者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在并不了解少年兒童心理和審美特點的情況下,也要進行創作和投資。因此,現在充斥著兒童劇創作過于急功近利的現象,許多劇目創作源頭比較單一,非常缺乏原創的作品,更談不上有許多打動人心的經典,自然也達不到能與世界對話的超高水平。
(二)原創團隊生存艱難
國內許多原創兒童戲劇作品的創作理念還很弱,大部分都停留在概念化和教育化的層面,有很嚴重的同質化傾向。許多從業者的市場化意識很單薄,再優秀的原創作品即使有著超一流的水平,也不能有好的市場表現。國有劇團取消組建之后,許多人員因為缺乏資本支持,也很難繼續工作,這直接導致劇組崩潰、減產、斷產時有發生;而隨著相關工作人員的更新調配,除了工作重復、成本增加、磨合艱難之外,更會直接導致演出的質量下降,甚至出現粗制濫造的現象。
(三)表演人才匱乏
舞臺藝術的發展中,人才是最關鍵的一點。一方面,缺乏原創人才;另一方面,缺乏優秀的表演人員。對于演員而言,只有大量的舞臺實踐才可以提供給他們豐富的演出經驗,才可以提高他們的專業能力,但作品本身質量的低下使他們失去了表現的機會,同時降低了他們的表演欲望,機械式的表演也會讓他們的表演失去活力,這不僅會導致演員的敷衍表演、藝術素質的下降等。加之行業內部混亂,看似欣欣向榮的產業,其實優秀的表演人才很匱乏。
(四)國外引進劇水平參差不齊
觀眾上座率是企業選擇引進劇目的重要指標,所以現在流行大量引進國外兒童劇,“IP劇”盛行。這些劇目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正在成為少兒劇市場的主流趨勢,但是總地來說,“好壞不一樣”。進口劇目中也有大量劣質產品,參差不齊的水平會影響整個行業的聲譽和形象。同時,由于外國戲劇中存在大量的外國價值觀,很容易造成“外國壞幣驅逐本國好幣”。
本文鏈接:http://www.gxcspki.cn/news-11-1192-0.html中國兒童戲劇發展?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中國戶外運動發展特點?
下一篇:女式毛衣尺寸?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