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企業都可能藏著一群蛀蟲,時時刻刻想著侵吞公司的錢財。
1、B站高管張某敏因職務犯罪被逮捕
短短一個月內,餓了么、抖音、唯品會等公司均有員工因貪腐問題被通報,這次輪到B站。
近日,B站向全體員工發送了一封郵件,通報原游戲合作部總經理張某敏在工作期間存在嚴重的職務犯罪行為,已經被公安機關依法逮捕。
B站對張某敏職務犯罪的通報
對于具體的涉案細節,B站并沒有對外披露,這則通報本意是傳達B站嚴厲打擊舞弊違規的行為。
這起事件的其中一大看點是張某敏本人的工作履歷。據公開資料顯示,張某敏曾先后在匯豐銀行以及華為等知名企業工作,在匯豐銀行擔任過中國區商業銀行總裁助理,在華為還曾擔任過高級營銷經理、電商平臺部和電商規劃與拓展部的副部長、部長,甚至是華為游戲中心部長。
張某敏的工作履歷
可以看出,在華為任職時,張某敏的職務已經不小了;而在B站,她仍然掌握公司重要業務資源。
有B站內部人士表示,張某敏是B站內部權重較高的游戲業務管理層之一。另據多名接近張某敏的人士稱,她是在2021年初加入B站,負責聯運業務,花名“小姐姐”。
也就是說,張某敏掌控著關鍵決策權,這就為腐敗提供了土壤。
有利益可圖的地方就有可能滋生腐敗,無論是互聯網大廠還是中小企業,都難以避免腐敗事件的發生。
像這次B站貪腐事件一樣,前段時間餓了么、唯品會涉及貪腐的員工,也身處重要資源分配權力的崗位。
前唯品會營銷副總裁馮佳路因涉嫌貪腐被抓,其在任職期間負責品牌營銷相關工作,掌握著巨額廣告投放預算,權力集中,存在較大的暗箱操作空間。
同樣因涉嫌供應鏈利益輸送被警方帶走的韓鎏,在擔任餓了么CEO期間,還兼任物流負責人,身兼多職,職責交叉,為利益輸送提供了可乘之機。
而在此次腐敗事件中,我們看到了B站對貪腐行為的零容忍態度。在這之前B站也多次公開處理內部舞弊事件。
2016年,B站就發布《致合作伙伴的公開信》,通報了前bilibili游戲運營負責人高某楠,涉嫌職務犯罪,伙同丈夫以及親屬在外開辦公司進行利益輸送,涉及金額超過100萬元。
緊接著2023年,B站再次在內部通報員工舞弊違規案例,這次是電商部門的員工。根據當年5月份的通報,公司電商平臺部員工莊某琴伙同原bilibili日本分公司員工神山宙樹,通過注冊假公司、增設交易環節等方式,侵占公司資產若干,數額巨大,情節特別嚴重。
B站在2023年對電商平臺部前員工莊某琴涉嫌職務犯罪的通報
B站對此進行了開除處理,并且向公安機關報案,追繳非法所得。
多年前,馬化騰曾大談騰訊內部貪腐,“很多業務做不起來,并不是因為管理者問題,也不是業務方向問題,而是貪腐漏洞太大,業務被掏空了。”
近幾年來B站一直陷入虧損泥潭里,營收增速也持續下滑,直到去年第三季度才首次實現盈利。如果不及時鏟除此類貪腐行為,必定會對B站各項業務造成負面影響。
從B站最新業績情況來看,今年一季度,B站營收達70.0億元,同比增長24%;經調整后凈利潤達3.6億元,而在2024年同期這部分虧損達到4.56億元。
自2024年第三季度B站首次實現盈利后,就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盈利狀態,可見B站已經找到了盈利的增長點。
而在這次財報中,B站也透露了扭虧為盈的原因,主要歸功于游戲和廣告業務在營收方面的強勁表現。
其中,廣告收入為人民幣20億元,同比增長20%;移動游戲營業收入為17.3億元,同比增長76%,增速更加明顯。
這樣看來,游戲業務已經成為支撐B站業績增長的關鍵業務。在這樣的情況下,反腐顯得更加勢在必行,尤其要加大對游戲業務的反腐力度,以避免腐敗問題拖垮業務。
2、有權力的地方就有可能滋生腐敗
B站在互聯網大廠中屬于第三梯隊,腐敗問題依然不少,更不用說阿里、抖音、騰訊、京東、美團、百度、網易等第一、第二梯隊的互聯網大廠了。
相關數據也證實了規模更大的互聯網大廠,貪腐犯罪案件更多。上個月,海淀法院發布了《互聯網企業內部人員貪腐犯罪案件白皮書》,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4年,海淀法院共審理127件涉互聯網企業內部人員貪腐犯罪案件。
據白皮書,127件案件中,互聯網“大廠”內部人員貪腐犯罪案件數共93件,占比73.23%,犯罪金額共計約1.84億余元,占比60.3%,個案平均犯罪金額超過197萬元。
從上述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互聯網大廠是腐敗重災區。在所有查處的127件案件中,超過七成的貪腐案件發生在互聯網大廠內部,比例是非常高的。
互聯網大廠員工數量龐大,業務線復雜,管理鏈條長,容易出現監督盲區。就像抖音員工總數已經超過10萬人,業務橫跨30多個國家,除了短視頻、電商、直播、大模型等業務,還涉及短劇、游戲、本地生活、社交、圖文種草、外賣、網文、音樂、教育等多個領域。
不僅業務覆蓋范圍廣,而且每個業務板塊內部又有多個部門、團隊和崗位,形成了龐大的組織架構。管理層級增多,不同業務之間的協同和監管難度加大。
抖音在今年3月底發布的2024年下半年反舞弊通報中,提到了各類腐敗行為,包括利用職務便利為外部商家提供違規幫助,收受好處費、對供應商進行資源傾斜、為服務商謀取利益、協助商家和服務商侵占公司補貼等等。這些腐敗案件涉及到的業務范圍廣,包括電商、直播、本地生活等。
圖源:抖音集團官方公眾號
當然,上述白皮書也提到,業務部門內部管理普遍更為靈活機動,員工自主決策和行動空間更大,致使貪腐行為更加易發、高發。
另一方面,我們也能看到,互聯網大廠員工的貪腐金額巨大。在上述提到的數據中,這些大廠內部人員貪腐的總金額占了所有案件總金額的一大半(60.3%),竟達到了近1.84億元。
互聯網大廠的腐敗問題,往往不是因為“官大”,而是因為“權大”。一些關鍵崗位掌握著審批、資源分配、合作對接等重要權力,一旦權力失控,腐敗金額往往觸目驚心。
去年5月,杭州某電商平臺的“小二”因一年受賄9200萬元被曝光,整個電商圈都炸開了鍋。大家可能想不到,一個電商“小二”的職位,竟能受賄9200萬。
但實際上,“小二”雖然聽起來不起眼,但他們在商家入駐的初審環節掌握著審批權,而電商平臺商家數量龐大,業務量大,如果監管不到位,就很容易被鉆空子。
隨著各大互聯網大廠接連曝光腐敗事件,可以看出,它們正在逐步加強對內部腐敗問題的重視與治理。
從當前情況看,互聯網大廠們可能已意識到,隨著規模擴大和業務復雜化,內部腐敗問題正成為制約業務增長的重要因素。
本文鏈接:http://www.gxcspki.cn/news-1-51512-0.html突發,B站原部門總經理被抓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不代表本站觀點,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