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潤
從一罐難忘的“黃桃罐頭”,到“第一百萬件美妙的小事”,一個被抑郁陰影籠罩的靈魂,在記錄生活中每一件美妙小事的過程中,帶領人們共同直面人性的深淵,跨越虐心的黑暗,抵達深處的溫暖,完成對自我的救贖和對集體的治愈。已經上演了十年的獨角戲《每一件美妙的小事》作為2025國家大劇院國際戲劇季劇目第四次來京演出,依然帶給無數觀眾笑淚交織的深切感動。
這部以抑郁癥為主題的戲劇,打破了人們對該類題材沉重壓抑的刻板印象,以一種獨特的視角,通過主人公記錄生活中每一件美妙小事的方式,細膩展現了抑郁癥患者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們與疾病抗爭的歷程。主人公從童年時期懵懂地感知母親的抑郁癥,到成長過程中自身對生活意義的不斷探尋,劇情如涓涓細流,緩緩流淌進觀眾的心田。其最可貴之處,在于它提供了一種珍貴的立場:既不盲目樂觀,也不沉溺絕望,而是在生活的裂縫處尋找細微的光芒。劇中每一件美妙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卻成為主人公對抗抑郁癥的力量源泉,也讓人感受到,生活中的點滴美好,都有可能成為支撐我們前行的強大動力。
該劇雖然改編自英國劇作家作品,但由陳天然改編、謝帥導演的中文版經過精心的本土化和多年的打磨,早已做到讓中國觀眾沉浸其中,感同身受。尤其北京場特別加入有關“豆汁兒”的情節,更是讓觀眾在笑聲中倍感親切。
主演楊皓宇的演繹感人至深,在90分鐘的時間里,他用細膩的表情和動作傳遞出豐富的內心世界,張弛有度,酣暢淋漓。表現童年的天真爛漫時,他蹦蹦跳跳、手舞足蹈,讓人瞬間回到無憂無慮的純真年代;而在面對母親病情的無奈與痛苦時,他低垂的雙肩、落寞的眼神,又讓人身臨其境般體會到生活的沉重。墜入愛河時,他歡快地在地上打滾;抑郁癥發作時,燈光突然變得刺眼而冰冷,他的身體從緊張到僵硬再到完全癱軟,劇場中的寂靜幾乎可以被觸摸。
在劇情的推進過程中,楊皓宇對節奏的把握也十分精準。他會通過幽默的臺詞和夸張的表演,引得觀眾哄堂大笑,讓劇場洋溢著歡樂的氛圍;而在一些情感爆發的關鍵時刻,他又會通過真摯的情感流露,讓觀眾為之動容落淚。
舞美設計雖簡潔卻富有深意,簡單的道具布景,為演員提供足夠空間,也讓觀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劇情和表演上。
當演出結束,燈光亮起,觀眾帶著各自的感悟離開劇場,在生活中去珍惜自己的“每一件美妙小事”時,這部作品真正的意義才剛開始――一部戲劇播下的種子,會在無數個平凡日子里繼續生長。
本文鏈接:http://www.gxcspki.cn/news-6-2992-0.html在生活裂縫處尋找微光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一場藝術冒險創造傳統文化破圈奇跡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